施耐贝尔(Artur Schnabel )的莫扎特
好久没听施耐贝尔(Artur Schnabel )的莫扎特了,今早翻出来听,依旧是绝赞中的绝赞。并且今日听来,又有很多不同的感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施耐贝尔所弹出的技巧的坚实,实在应当成为后辈同行的标尺。说起来,他好像常常被视为技巧不灵,音乐深邃的典范。其实这有很多是误解,一方面,施耐贝尔的技巧不灵也分不同层面的状况(录音室与现场,不同年代等等);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之处在于,演绎德奥作品许多基础性的技巧,他还是表现得非常坚实。换言之,就是哪怕有时不像巴克豪斯那样展现近乎绝对完美的状况,却还是比后来的很多人强太多、太多了。
以钢琴家与瓦尔特合作,演出莫扎特《第22钢琴协奏曲》的现场录音为例,施耐贝尔的指触之独立、坚实,那种力透纸背,却又将力度范围收敛在莫扎特风格之内的控制力,在当代恐怕只有最顶尖的技巧名家能望其项背。他的确有时手指会打滑,但在状况良好的时候,每一音符的清晰与细致表现,笔笔不落空。标志性的发音,整体性的均匀,样样都不失为黄金年代标杆性的成就。而处理音阶式的乐句,大师对于每一音的关照,更在整体的流畅无碍中尽显其魅力。这是40年代初的录音,已临近施耐贝尔的后期演奏。再过一些年,关于他技巧衰退的非议之声更多。但无论如何,听听此处的音阶品质,当代佩拉亚等人还是差得很远。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