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员,订阅,值不值
看到腾讯音乐高管的感慨:“目前用户处于一个相当两极分化的局面。一部分用户体会到音乐的价值,愿意为其付费并成为我们的订阅用户。而有些用户,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转换他们付费。”
索性罗列罗列自己订阅的东西,哪些值,哪些不值。
从音乐价值的角度,付费是必要的。歌曲本身挣钱,歌手就不用走穴,花里胡哨地跑东跑西去赚钱,音乐质量也会提高。但大家都是从免费时代过来的,一部分人不适应付费也正常。自己对音乐平台的订阅,为特定歌曲。少那几首好听的听不到,心里不舒服。至于音质,之前重视,现在不重视了。
最值的是微信读书。一个月订阅费19元,一本书的价格,你可以阅读十本书,甚至二十本。
其次是NYTimes。其他的新闻平台也用过,当时还给The Guardian捐过十几刀。不过这些平台,都渐渐分手了,只剩NYT。学生优惠,一个月4刀。除了读英文书,剩下就是看NYT。值不值呢?这样说吧,只要读到一篇好文章,就值4刀了。
前几个月还订阅了NYT的CROSSWORD。学英语,了解文化很高效的方式。一个方块有近70个谜题,费力做下来得一个小时。因为太耗费时间,没坚持下来。
国内的新闻订阅,只有南方周末。良心媒体的式微。文字水平下降了很多,自己总忍不住叹气。国内的新闻,文字,就跟卖大白菜一样,没人瞧得起,也没人看得上。
一直开着没怎么用的有Kindle Unlimited,美服给的书质量差,KU能找到的书,电子资源多半也能找到,比较鸡肋。美国的书太贵了,一本20刀,强烈建议微信读书走向世界。
游戏的订阅,PS会员,鸡肋,被商家抓住了爱占小便宜的毛病,就开了。联机功能,自己常年单机,不用。每月赠送的游戏,也不会去玩。
腾讯视频一直订阅。很多电影,差劲的,没去影院的,随便看看的,就用腾讯视频尝尝。有好的网剧也会追一追。我一直在思考资源的便利性,好的电视剧电影自己都存在移动硬盘里。视频平台无法享受本地观看的自由性,随意拖拽会有卡顿,影响体验。什么时候网速能快到和本地资源一样,那订阅就成必需品了,5G还不够。
B站的大会员,最有价值的是《人生一串》,美食纪录片。
当时为《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特意订阅了HBO。只为立刻马上看结局,虽然资源在几个小时后就会有。
最坑人的要数百度云了,几十k的下载速度,可恶的商家想出的时间便秘之术。自己心不甘情不愿地开了超级会员,不愿折腾了。之前和朋友捣鼓租号,破解,乱七八糟,用着繁琐。找资源就麻烦,找到资源还需要费力找下载渠道,精力都被不重要的事项耗费了。
总结一下,有价值的订阅是文字和音乐,便宜。其他都毛毛糙糙,热闹的,喧哗的,到最后,什么也没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