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哥
刘哥是我连襟老何的表哥,但和我不熟,刘哥此前在四川乐山附近矿区做工业传输带生意,这几年因受政策影响,附近小煤矿都关停了,人到中年被迫离川归秦打拼。听到连襟提及刘哥的境遇,嘘唏不已,不由想起秦腔《三滴血》来,古今同理,概莫能外。
自古关中道上,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农闲听戏唱戏的传统,人人对秦腔戏都捻熟于心之外,戏听完后,更能体察到戏如人生的滋味,于是从田间到地头,三岁娃都要跟着哼唱几句,虽然我从小不善吼秦腔,但耳濡目染之下,《三滴血》的剧情早早扎根于我幼小心灵里,剧中主角周仁瑞,为家中长子,性格敦厚老实,一样年纪轻轻就离家,到黄河对岸山西地界做小买卖谋生,中年丧妻,老来又遇生意失败,黯然神伤之下,只身带着小儿子回陕西韩城老家落脚。屋漏偏逢连阴雨,归乡后遇亲弟一家构陷,官司打到县衙,知县又糊涂迂腐,信古书滴血认亲妄断官司,酿成父子分离惨剧。
当年在舞台之上,秦腔名家仁哲中先生用他那敦厚凄婉的唱功,把一个落魄归乡之人的艰难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台下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掉泪。
言归正传,去年我连襟两口子从渭南过来专程登门拜访,意思我在西安多年,看在亲戚份上,无论如何要帮衬刘哥一下,但我自知能力有限,只能按自己想法来,先推荐刘哥到一个熟悉设计单位摸一下底细,刘哥接上头后半年多,业务也没啥进展,我又介绍朋友帮忙,结果刚好遇到新冠疫情影响,进展不顺。
过年以后,刘哥那边更着急,但我也发现一个新问题,刘哥业务流程生疏,这还是我没预料到的。事情就这样又拖到了今年下半年,刘哥又过来聊过两次,我才慢慢明白刘哥做生意的套路,刘哥此前没有与大企业打交道的经历,业务仅限于私人企业,做的就是一手交货一手交钱买卖,现在又是要采购计划、又是要走招标流程,思路跟不上来不说,业务处理上也完全生疏。
我这边没进展,好在刘哥当兵出身,雷厉风行作风没变,疫情之下,不等不靠,奔五的年龄拼劲不减,上半年,一个人驾车沿着彬长、长武一带找瓷砖厂,硬是用原始的上门推销办法,把业务打开了,继续做着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熟悉行当。做上门买卖,几乎每周要跑一回,一个人开长途车不说,上千里路程,既要当司机,又要当销售,不知道他是怎么撑下来的。
最近约朋友和刘哥长谈,朋友根据自己经验,建议刘哥转型,理由是这么大年龄,长期一个人打拼,身体首先会吃不消,刘哥听了也觉得在理。但事后一想,知易行难,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惯性,不是那么容易立即转型的,作为同龄人,这一点深有感触,所以,只能是后边能找到机会,还是要帮刘哥一把才安心。
-
可卿救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6 01:22:10
超人吶,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我,西安三环推车老师傅,今天一定要把开年干劲记下来! (1人喜欢)
- 看样学样,生活才能有乐趣!
- 过年,哪些确定与不确定的事...... (2人喜欢)
- 关中腊月赶集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