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梦中
人生几十载,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的变多,越来越觉得人来到世上一遭,只是一场学习、一场游戏,人世间是修炼场、任务点。无论你相信什么,道教也好,佛教也罢,无神论也好有神论也可,都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别那么拧巴。所以再追究这些东西是否存在,仿佛好像也失去了意义,只是能明白要去理解和尊重不同人事物的存在。
《齐东野语》里说道,古时有兽叫野婆,力大无穷、攀爬跳跃能力极佳,喜爱偷人子女,每次偷完都要回去看一眼,如果禁不住人家骂,就会把子女送回去。“其群皆雌,无匹偶”,因求偶本能被设圈套抓住,众人看其紧张护腰,剖腰发现一块印,莹若苍玉,印上的字符不似雕刻也无法识别出,不知为何所用。
“穷荒绝徼,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未可以见闻所未及,遂以为诞也。”关于野婆的传说,文中如此说道。
以前信息传播速度慢、途经少,古人尚且能接受并尊重自己认知之外或未曾接触的东西,不盲目追随也不一味否定;现如今满屏的新讯息,触手可及的不一样的世界,反而很多人闭目塞听,只要超出认知之外的,便以为荒诞、不存在且嗤之以鼻,这倒也提醒了,不要用自己的眼界去丈量世界。
当你接受了这世界的无限可能性和了解了不同说法的世界设定,比如我们可能本就是地外生命,地球也不是一开始的栖居地,比如有地心生命和地心文明,比如很多不一样的生命是不能用肉眼看到的···会发现,世界之大,仍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内容,或许能有更奇妙的生活体验感,也能更自如的生存着,不会囿于小事,也不会被小课题困住不能挣脱。但既为凡人,还是要从宇宙洪荒中回到俗世,学习不同课题的短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会有操控梦的时候。做梦的时候知道自己处于梦境,会用意识调整梦的内容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来达到满足、开心。这可能是一种提示,我们在梦中、在游戏里,明白这个设定然后去努力,去享受,去沉醉。
如果眼睛所见、耳朵所听、精神所想都被载入大脑这个庞大硬盘,虽然会有很多时刻,是无法与人真切实在的转为物质共享,但文字、音乐、绘画都能成为部分内容读取导出的方式。那么有些生活素材,会被遗忘在某个文件夹,偶然之间又会触碰打开。
拉萨飞成都的时候,被取消了两趟航班,军事演练让航班都积压着无法起飞。躲开拥挤嘈杂的人群,跑去了一层的角落登机口,寥寥数人的空旷感让我安心下来。我享受独处的安静,也羡慕凝聚力强的团体热闹高,只可惜我可能无缘。存稿的几版小说,我塑造的都是集体的爱,这好像与我的习惯矛盾,但人有时就是对现世感到不满,所以创造故事。缺少什么,想要塑造什么。
生命会有礼物的,但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收到。有可能是在一场研讨会上,有可能因为一次午睡。把自己的床让出来给一个小伙伴,跟新认识的姐姐去了她房间。她说:“这是第一个,第一次见面就敢跟我一起睡的小姑娘。”后来,这个人成为了我的后天家人。有时候在想,这可能就是进入这个世界之前,选择的灵魂伴侣吧。
会有人,让你参与她的生命,加入她的生活。她会带我在身边,跟八九个同事一起出游,尽管那时候我不懂如何在集体里存在,经常不说话来逃避这种尴尬感,但不可否认,这是影响我很大的一次出游,让我开始尝试去学着社交;她会带着我去参加家庭聚会、朋友聚会,以及跟他们俩夫妻住在同个屋檐下,三个人两只猫,我们称这为一家五口。她的出现,让我去慢慢看到了集体的热烈和爱,也让我去感受到了。
喜欢秋天,没有冬天的凛冽让你冰手冻脚的时候,没有夏天的毒日头晒得喘不过气的时刻,没有春天的万物复苏迫使你要往前进的感觉。秋季微凉缓和的风,触感舒适的温度,即使落叶飘过都像是在告诉你,可以歇一歇,可以喘口气的,不必一直着急。秋天于我而言,是自然回馈的季节。
很多人都说鼓浪屿商业化不喜欢,但我喜欢。因为那是在秋季,跟她父母还有爱人,给我还有她妈妈过生日。我们沿着海岸边走了很长一段路,坐在石梯上看着海浪拍打沙滩的节奏,看着来往的人群。天色渐晚,启程回民宿,迎着昏暗的灯光,旁边是安静的建筑,或古典或浪漫,或哥特式或罗马式,随意游走,脚步并不仓促,灯光打在她和爱人手牵着手的背影上,我放缓脚步让此刻定格在相机里,以及我的大脑硬盘里。
很多年以后回想这一幕,都会觉得, 她的每一个举动都在努力消除着我在这场梦里的孤独感。
重映的《哈利波特》能让我重新感受画面被装进大荧幕的感觉,还有很多细节会更加冲击和深刻。当夜晚哈利波特抱着双腿坐在霍格沃滋寝室的窗边,海德薇守候在旁,想起自己,总会在飘窗上拿着相机等待朝阳和晚霞,白桃会安静守候。此刻似乎和他没什么区别,但并不难过,他开始有了赫敏和罗恩,我有我的挚友,我们彼此都在各自的游戏场游玩闯荡。
人生而孤独,但人生这个游戏场,会给你创造很多羁绊,让你去维持。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一场梦,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