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讲稿 谦卦第十五

谦:亨,君子有终。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鸣谦,贞吉。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六四:无不利,撝谦。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一、释卦名
谦,即谦逊之谦。以卦象论,谦卦上坤地而下艮山,山本高出地上者也,今乃隐于地下,此是高者下身于低者,故有谦逊之义。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至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大树将军”冯异之有大功而谦退不伐,甘居人后,正合于谦卦之象。故范晔赞之曰——
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唯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焉。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乃足以感三军而怀敌人,故能克成远业,终全其庆也。
以卦理论,易经第十四卦大有乃是富足之卦,富而当须好礼,而谦逊为礼仪之本,因此大有之后继之以谦。
谦卦六爻皆有吉辞,故历来最受人们的欢迎,其实仔细分析,谦卦各爻之吉,又皆是有条件的,不可以概括之以吉。
谦卦本义是很好的,但周易无不变之理,故我们占卦亦不能太机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即不可因为谦卦六爻皆吉,所以就认为占得谦卦便一定是吉祥的。具体的处境位置不同,则卦爻的吉凶亦有所变化。
比如像前两卦(同人、大有)的以朝代来作比喻,谦卦就不是一个好的朝代。上卦三阴,在上之君主、后宫、公卿皆暗懦无为,权力皆集中于在下之诸侯九三,民间的士绅阶层六二亦不应六五之君,反而是亲比于诸侯九三。此即好比商朝末年之象,纣王溺于后宫,朝廷公卿里比干死而箕子狂,只剩下阿谀奉承之小人。而诸侯中,西周已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民心皆已归于西周矣,故武王伐纣,诸侯来会者八百。
所以你不要说占得了谦卦就是好的,那得看你处在什么地位,你若是在下之诸侯或士绅,那自然是吉;可你若是在上之公卿君王等领导阶层,那就不好了,因为民心归下,革命要来了,鹿台之期,其不远乎!
所以我们不管是去问卦还是给别人解卦,一定要把那些基本的前情事实理清楚问明白,如此才可以根据卦象来进行实际的判断。有时我会遇到一些来问卦的,不先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就直接问吉问凶,如此我亦没有办法解的。中医讲望闻问切,事实上光靠切脉亦难以进行精确的判断的,大夫需要病人把自己近来的作息饮食以及病历等情况详细交代,如此才可以结合望闻切等数据作出准确的诊断,占卦的道理是相同的。
当然了,解卦有高明与不高明之分,对易经理解的越深刻,所需要对方提供的资料就可以越少。但也不能一点都不提供,说通过一根网线,隔着千里万里丢一个卦画过来,连基本情况都不晓得,就让判断吉凶,那怎么可以呢。
二、谦卦卦辞
谦:亨,君子有终。
亨者,通也。以高处卑,能以谦逊之态度谋事待人者,无往而不通,故谓之亨。“君子有终”是针对谦卦的九三爻而言,九三爻是谦卦六爻中唯一的阳爻,是众阴所注目之核心,以阳履刚,处下卦之上,居于人位,故曰君子,乾卦九三爻亦曰“君子终日乾乾”,与此义之君子同。
有终者,乃是指下卦成艮,艮为止为终,故曰有终。坤卦六三爻变则下卦亦成艮,故坤卦六三的爻辞亦曰“有终”。有终者,得善终也,即是有好的结果,前提是先得做一个谦退之君子。
三、谦卦象辞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谦卦上坤下艮,故其象曰地中有山。
君子指九三爻。
裒多益寡:裒者以手抓取也,谦卦下艮为手,故有裒象。
以爻象论,九三爻之上为三阴,之下为二阴;三阴为多,二阴为少;阳爻轻清而上升而阴爻重浊则下降,故此九三阳爻便有上升而使上下平衡之趋势,所以有取上而补下之象,谓之曰“裒多益寡”。

以卦理论,艮山为高为多,坤地为低为少,如今艮山居地下,有把山推倒而使之与地相齐之义,亦是裒多益寡之义。
称物平施:称者,以手衡量也,为艮;坤有物象,故坤卦曰厚德载物;上坤下艮,即以手掂量物之轻重,故谓之曰称物;坤为地为平,艮为手为施,上坤下艮,亦曰平施。
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是从不同侧面对谦卦卦象的描述。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用周易的说法即是裒多益寡。
四、谦卦爻辞
(1)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谦谦:初六居谦卦之下,以阴处之,是谦之又谦也,故谓之曰谦谦。
君子:初六爻以阴履初,位卑而柔,无君子之象,变而为阳始称君子,作易者此处乃是以“君子”说明爻变。
用涉大川:初六爻变,则下卦成离。我们在前面讲过,离中虚,为舟为匏,而上卦的坤有大河之象,有舟则可以渡过大河,故曰“用涉大川”。用涉即利涉。涉者,第三、四、五爻成震,有行走象,离舟震行而渡坤渊,故谓之曰涉大川。
吉:一谦最好,再谦未免太过消极,故谦之又谦(谦谦)并不可谓之适宜。以爻位论,初六爻乃是平民之位,身处于商周乱离之际的平民百姓不问世事,安心过自家日子,这个当然没有问题,但亦谈不上吉与不吉。
而这时你要是积极一点呢,变阴为阳,成为君子,积极响应六二乡绅之号召,跟随着武王一起革命,就可以乘势而起,际会风云,推翻商纣(用涉大川),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才是吉呢!武王伐纣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是安稳过日子呢,还是富贵险中求,赌一把成为老革命,看个人的气魄了。
小人谦谦而无为,君子用涉而建功。
占得此爻者,安分些呢,可以维持平庸之现状,不会更好,亦不会更坏;若能够积极一些则更好,跟着英明之领袖,自可以乘龙而起,虽前途有危险之存在,但终能够得到富贵之吉。
所以我认为“谦谦君子”这个词是古人的断句错误,一谦可以是君子,谦之又谦的谦谦者不过是平庸无能之辈,何足道哉!当此武王伐纣之际,你不去跟着摇旗呐喊分一杯羹,反而躲在家里不出头,贪恋老婆孩子热炕头,平人之安稳是有了,但君子之光荣也就没你什么份了。
总之凡事过犹不及,谦逊亦是如此,初六太过谦逊,变成消极之谦谦了。所以作易者鼓励他要变阴为阳,成为积极之君子,参与到这个时代“用涉大川”的洪流中,如此才得吉祥。
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孟子曰:“夫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孔子的当仁不让与孟子的舍我其谁,让志士生出感激。该承担责任的时候,就不要过谦了,且勇往直前吧!
(2)六二:鸣谦,贞吉。

六二爻变,则第二、三、四爻成兑为口,第三、四、五爻成震为动,兑口而震动,所以有鸣象。
贞吉者,贞定则吉,此处非常微妙。六二爻不变,则与上卦之六五不相应,反而以阴爻亲比于九三之诸侯,即不做保皇党,而跟着九三做革命党也,如此才是“贞吉”。
若是不贞呢,不贞则变,变则鸣谦,成为阳爻,与六五相应。这就是说二爻之乡绅要支持商纣王,反对武王伐纣,那就不吉了。
《史记·伯夷列传》——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
这里的伯夷叔齐即是“不贞”之保皇派,他们的私德品行自然没得说,可是呢,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顺应时势自然将成为旧时代的殉葬者,那也没有办法了。
占得此爻者,要跟从诸侯革命,不要保皇,上层的那个阿斗已经扶不起来了。
(3)劳谦,君子有终,吉。

谦卦第二、三、四爻成坎,坎为心为劳,王家台秦简的归藏易中,坎卦即称劳卦,故曰劳谦。
君子有终,我们在前面的卦辞中已经讲过,此处不再赘述。
九三为谦卦的唯一阳爻,是天下归心的刚健诸侯,所以自然要负荷起革命的重担,操劳辛苦,甚至如文王的有羑里之困。但不管怎么说,时势在我,虽眼前千难万险,君子但能朝乾夕惕,亦终究会取得胜利,故谓之曰吉。
占得此爻者,目下困难重重,操劳度日,但不要气馁,要保持君子的刚健之徳,朝乾夕惕,砥砺前行,终将实现抱负,谓之大吉。
(4)六四:无不利,撝谦。

这句话颠倒过来比较容易理解,即:撝谦,无不利。
撝,是谦抑的意思,六四以阴居柔,为沉默无为之象,故有抑制之义。下卦为艮为手,六四处下卦之上,似被手所缚,故称之为撝。
六四爻变则第三、四、五爻成兑,那又是鸣谦了,成了保皇派。撝谦则是不要变,安安静静的明哲保身。六四处于公卿之位,不愿意撝谦的,想要有所作为的,那是比干,结果就是遭到周王的杀害;撝谦的则是箕子,散发佯狂,终得幸免于难。
六四爻的地位非常危惧,上不获信于暗懦之君,下不能平靖诸侯之乱,无可奈何,故只能够明哲保身,如此才可以谓之曰无不利。
占得此爻者,天下大势已在下而不在上,当念比干、箕子之典故,宜沉静待时,不可以有所为。
(5)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不富者,上坤为虚,六五处上卦之中,虚而不实,故曰不富。
邻是指在下之九三,九三天下归心,若西周三分之地而有其二,故此可以侵凌六五之君。
不富以其邻,即民心都向邻人九三之西周了,纣王众叛亲离,国力日益空虚,自然不富。
六五爻变,则第三、四、五爻成离为刀兵;上卦成坎,为寇盗;下卦为手,故有手持刀兵侵伐之象。这是说身处六五的君主改弦更张,不再这么暗懦了,而变得英明神武,不再迁延堕落,而是厉兵秣马,主动讨伐叛乱者,那么他就会重新赢得人心,所以无不利。
占得此爻者,虽然情况已万分危急,但若痛改前非,振奋精神,积极的迎接挑战,那么就可以重新占据主动。
(6)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六四爻因为不受六五的信任,所以不可以有为,安心待时便可明哲保身。而上六则不同,它处于后宫、顾问之位,好比是妲己之于纣王,革命党一来,是要被清算的。如果六五继续昏聩,上六若不想跟着一起倒霉,那就要自己想办法了。上六与在下之九三为正应,故可以向九三投诚,作为九三之内应,或许可以免于此难。
上卦为坤,第二、三、四爻成坎,上坤下坎为地水师卦;第三、四、五爻成震,为行,故曰行师。上坤为邑为国,故有征邑国之象。此是上六与九三里应外合消灭六五也。
鸣谦:二字在此处殊不可解,因为卦中并无鸣象,我怀疑此处是讹写,但目前没有证据。只能以卦理解之,把此处之鸣释作“响应”,上六与九三成正应,故有响应之义。
关于这个“鸣谦”,尚秉和先生亦有疑惑,所以他根据豫卦的爻辞,推测应该作“冥谦”。这于卦象是可以讲得通的,坤为迷为连阴,故有冥象。
占得此爻者,自己这一方大势已去,宜及早投诚于对手,此方可以免于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