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家人之名的楼房想开去
以家人之名三兄妹住的楼房,也是我熟悉的旧式楼房。连楼梯和一楼铁门都很像。那个大铁门关的声音巨响,住一楼的人如果不适应会很烦。
这种楼房在老城区常见,如果是学区房,单价就贵的离谱。没有什么物业,只有看门的老头收收停车费。老邻居很熟稔,经常买完菜站着用本地话聊会天。新居民租户也多,通常目不斜视走的飞快,被老住户斜着眼打量几眼。
以家虽然把背景设在厦门,但厦门的特点没有突出,可能编辑导演都不是闽南人。一般只会有沙茶面店或者兰州拉面店或者沙县小吃店或者山西面馆,不会有面店。店里没有招财猫也没有用来拜拜的菩萨或者关二爷,也没有喝茶专门的桌子。
家里的菜每顿没有海鲜是不可能的完全不可能,最起码都得来个酱油水带鱼或者丝瓜花甲,菜里放辣椒更不可能了如果是地道的闽南人的话。
夏天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床上没有凉席,被子还那么厚,也是不可能的。尖尖还能把自己裹成面包卷地哭,大夏天啊HOHO。在家里装空调之前,不知道自己多少次热的汗涔涔从凉席上醒过来,头上小吊扇无助地摇晃。用久的凉席,油光发亮,也许是汗水浸泡的效果。
瑕不掩瑜,以家三兄妹让我想起我的少年时代。我自己更像齐明月,有个类似尖尖的好朋友。只是我们都没有那么好的哥哥。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