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历史冷知识
查看话题 >四十三张地图,带你看遍伊朗历代王朝(2)

本文,继续让玫儿带领你,去领略伊朗的各大王朝。
因为篇幅原因,本专题将会分成四章介绍。其他章节请点击下方链接。 《第一章:穆斯林入侵之前的伊朗高原》 本章介绍:阿拉伯人统治下的伊朗高原。 《第三章:蒙古人入侵后的伊朗高原》 《第四章:近现代的伊朗高原》
11、正统哈里发国 Rashidun Caliphate (632-661)

阿拉伯人阿布·伯克尔(Abu Bakr)建立。被倭马亚王朝取代。 首都麦地那(Medina)、库法(Kufa)。 信仰伊斯兰教。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另讲波斯语。 这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时期,穆罕默德逝世后相继执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政教大权的四位哈里发,分别伯克尔、欧玛尔(Umar)、奥斯曼(Uthman)与阿里(Ali)。由于四大哈里发都是通过民选或推举而产生的,他们的继位获得了大多数穆斯林的认可,故称这一时期为哈里发国家的“神权共和时期”。651年,正统哈里发国灭亡了最大的敌人——波斯萨珊王朝,成为伊朗的外来民族王朝。
12、倭马亚王朝 Umayyad Caliphate (661-750)

阿拉伯人穆阿维叶一世(Muawiya I)建立。被阿拔斯王朝灭亡。 首都大马士革(Damascus)、哈兰(Harran)。 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另讲波斯语。 第四位正统哈里发阿里遇刺后,叙利亚总督穆阿威叶一世强势继任哈里发,开启了家天下的时代,建立了伊朗又一个外来民族王朝。往东,708年征服了信德,709年征服布哈拉,712年征服了花拉子模和撒马尔罕,713年征服了费尔干纳。往西,709年征服了马格里布,711年,跨过直布罗陀海峡,并于721年灭亡了西哥特王国。往北,717年征服了外高加索。此时王朝已成为了地跨三大洲的帝国。 750年,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推翻后,王子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Abd al-Rahman I)远走西班牙,在756年建立了科尔多瓦的后倭马亚王朝,直到1031年分裂成众多小国。后倭马亚王朝是当时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唯一点亮的文化明灯。
13、阿拔斯王朝 Abbasid Caliphate (750-1258)

阿拉伯人阿布·阿拔斯(As-Saffah)建立。被伊儿汗国灭亡。 首都库法(Kufa)、安巴尔(Anbar)、巴格达(Baghdad)、拉卡(Raqqa)、萨马拉(Samarra)。 前期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后期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另讲波斯语。 阿布·阿拔斯本是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裔,在呼罗珊的波斯释奴阿布·穆斯林(Abu Muslim)领导的什叶派武装力量帮助下,推翻了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虽然是伊朗的外来民族王朝,但是根据地在伊朗,伊朗人占据了大量的王朝高层。755年,阿布·阿拔斯死后,阿布·穆斯林遇害,帝国镇压了什叶派,并开始营建新都巴格达。806年,迫使拜占庭皇帝本人向哈里发缴纳个人赋税,标志着阿拔斯王朝达到顶峰。 830-930年期间,在哈里发的大力资助和倡导下,王朝开启了大规模有组织的的“百年翻译运动”(Graeco-Arabic translation movement),将古希腊语、古波斯语、古拉丁语、梵语、叙利亚语、希伯来语等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对后来西方文艺复兴的影响举足轻重。此种大规模的文化运动在世界史上甚为罕见,它以巴格达智慧之家(Bayt al-Hikmah)为中心的学术研究,形成了巴格达学派。它取代了早期的亚历山大学派,并引发了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文化中心和埃及的开罗文化中心,共同构成了辉煌绚丽的阿拉伯“五百年文化黄金时代”。 1258年,阿拔斯王朝被蒙古人灭亡后,在1261年于开罗重建,成为马穆鲁克王朝的傀儡,直到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彻底灭亡。
14、萨曼王朝 Samanid dynasty (819-999)

波斯人艾哈迈德·伊本·阿萨德(Ahmad ibn Asad)建立。被伽色尼王朝和喀拉汗国瓜分。 首都撒马尔罕(Samarkand)、布哈拉(Bukhara)。 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官方语言波斯语,另讲阿拉伯语。 萨曼家族来自波斯贵族,本是阿拔斯王朝的东部割据势力。892年,萨曼王朝迫使哈里发承认其事实独立,建立起一个逊尼派伊朗人帝国。他们自承是萨珊帝国的后裔,更是波斯的皇帝。王朝赞美波斯文化,大力推广波斯语,涌现出拉齐(Al-Razi)、伊本·西拿(Ibn Sina)、比鲁尼(Al-Biruni)、菲尔多西(Ferdowsi)和鲁达基(Al-Rudhaki)等一大批杰出的学者,这是波斯文明被阿拉伯人占领后的第一次伟大复兴。
15、塔希尔王朝 Tahirid dynasty (821-873)

波斯人塔希尔·伊本·侯赛因(Tahir ibn Husayn)建立。被萨法尔王朝灭亡。 首都梅尔夫(Merv)、内沙布尔(Nishapur)。 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另讲波斯语。 塔希尔·伊本·侯赛因出身赫拉特的地主家庭,本是哈里发马蒙部下的波斯藉将军,哈里发将呼罗珊东部地区送给他以回报他对王朝的支持。塔希尔王朝与萨曼王朝一样,属于表面臣服阿拔斯王朝,却事实独立的波斯政权。塔希尔王朝在文化和观念上是趋向高度的阿拉伯化,鼓励发展阿拉伯语教育,宫廷庇护和赞助诗人、学者,但是对波斯文化并不感兴趣。
16、萨法尔王朝 Saffarid dynasty (861-1003)

波斯人雅库布·伊本·莱伊斯(Ya'qub bin Laith)建立。被伽色尼王朝灭亡。 首都扎兰季(Zaranj)。 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官方语言波斯语,另讲阿拉伯语。 雅库布·伊本·莱伊斯本是一个波斯铜匠,独立发展武装势力,在873年吞并了塔希尔王朝。901年被萨曼王朝击败,成为其附庸,萨法尔王朝版图缩小到锡斯坦一带。萨法尔王朝是一个军事专制的封建国家,重视波斯文化,倡导学者用波斯语进行文学创作。
17、阿拉菲德王朝 Alavid dynasty (864-900,914-928)

阿拉伯人哈桑·伊本·宰德(Hasan ibn Zayd)建立。被萨曼王朝灭亡。 首都阿莫勒(Amol)。 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另讲波斯语、塔巴里语。 又叫“宰德的阿里王朝”(Zaydi Alid dynasties)。哈桑·伊本·宰德本是第二任什叶派伊玛目哈桑·本·阿里(Hasan ibn Ali)的后裔,他们将伊斯兰教什叶派传到塔巴里斯坦地区,建立了伊朗史上第一个什叶派国家。被萨曼王朝灭亡后,阿拉菲德王朝的一些部将投奔萨曼王朝,却成了齐亚尔王朝和白益王朝的开创者。
18、齐亚尔王朝 Ziyarid dynasty (930-1090)

波斯人马尔达维季(Mardavij)建立。被尼扎里·伊斯玛仪王朝灭亡。 首都伊斯法罕(Isfahan)、雷伊(Ray)、戈尔甘(Gorgan)、阿莫勒(Amol)。 前期信仰祆教,后期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官方语言波斯语,另讲吉拉基语、塔巴里语。 马尔达维季本是沙汉莎哈文德部落首领,后加入阿拉菲德王朝,又随阿拉菲德王朝投降萨曼王朝,在骚乱中,他趁机征服了塔巴里斯坦地区自立。王朝统治者以恢复萨珊王朝的荣光自居,倒数第二代统治者凯卡武斯(Keikavus)更是一名多才多艺的波斯文学家。
19、伊利亚斯王朝 Ilyasid dynasty (932-968)

波斯人穆罕默德·伊本·伊利亚斯(Muhammad ibn Ilyas)建立。被白益王朝灭亡。 首都巴德西儿(Bardsir)。 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官方语言波斯语。 穆罕默德·伊本·伊利亚斯本是萨曼王朝的叛将,在克尔曼自立为王。他同时奉白益王朝与萨曼王朝为宗主,在两大帝国的夹缝间艰难的生存。
20、白益王朝 Buyid dynasty (934-1062)

德莱木人阿里·伊本·白益(Imad al-Dawla)建立。被塞尔柱王朝灭亡。 首都设拉子(Shiraz)、雷伊(Ray)、巴格达(Baghdad)。 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 官方语言波斯语,另讲德莱木语、阿拉伯语。 白益本是德莱木(Daylam)的一名渔夫,他有三个儿子:阿里、哈桑(Rukn al-Dawla)及艾哈迈德(Mu'izz al-Dawla),这三兄弟本是阿拉菲德王朝将领,又随阿拉菲德王朝投降萨曼王朝,后来又跟着马尔达维季创建齐亚尔王朝。后来马尔达维季想除掉他们,这三兄弟叛逃到法尔斯自立为王,建立起什叶派的伊朗王朝。945年,他们攻破了巴格达,把阿拔斯帝国的哈里发变成了自己的附庸。白益王朝分为三部分,老大阿里以设拉子为都(934-1062),老二哈桑以雷伊为都(943-1029),老三艾哈迈德以巴格达为都(945-1055)。1029年,伽色尼王朝废掉了雷伊的白益王朝。1055年,塞尔柱王朝废掉了巴格达的白益王朝。1062年,塞尔柱王朝废掉了设拉子的白益王朝。 白益王朝推广波斯语,设立图书馆、学校、医院和各种公共工程设施,奖励诗人和学者,使设拉子成为当时的波斯文化中心。统治者采用波斯皇帝传统头衔“万王之王”。在突厥人入侵之前,他们是整个中东最强大的帝国,被称为“伊朗人中兴”。
21、卡库伊德王朝 Kakuyid Emirate (1008-1141)

波斯人穆罕默德·伊本·鲁斯塔姆(Muhammad ibn Rustam)建立。被亚兹德王朝灭亡。 首都伊斯法罕(Isfahan)、亚兹德(Yazd)。 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 官方语言波斯语。 穆罕默德·伊本·鲁斯塔姆是白益王朝摄政王后赛义德·席林(Sayyida Shirin)的侄儿。赛义德·席林则是巴文德王朝的公主。穆罕默德被姑姑赋予伊斯法罕管理权,渐渐的独立。卡库伊德王朝与白益王朝更是一种结盟关系。1051年,塞尔柱人攻破伊斯法罕,却把亚兹德留给卡库伊德王朝继续传承。他们在这段统治期内,以建造清真寺,运河,还有构筑防御工事而闻名。
22、伽色尼王朝 Ghaznavid dynasty (977-1186)

突厥马穆鲁克人苏布克特勤(Sabuktigin)建立。被古尔王朝灭亡。 首都加兹尼(Ghazni)、拉合尔(Lahore)。 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官方语言波斯语与阿拉伯语,另讲乌古斯突厥语。 苏布克特勤本是萨曼王朝伽色尼总督阿尔普特勤(Alp-Tegin,也是突厥奴隶将军)手下当奴隶,后来娶了主人的女儿。岳父死后,苏布克特勤成为新的统治者,他击败了盘踞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教沙希王朝,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伽色尼王朝起用有经验的波斯人担任行政要职,各省总督由出身于突厥奴隶的军事将领担任。王朝大力倡导和赞助发展伊斯兰学术文化,邀集著名学者到伽色尼宫廷,从事学术研究,在历史学、天文学、数学、建筑、文学和诗歌等领域作出了贡献。首都加兹尼经济繁荣,建筑华丽,学术昌明,建有大量清真寺、宗教大学、科学院、图书馆、天文台、宫殿、澡堂和花园,成为当时中亚伊斯兰学术文化中心。
23、塞尔柱王朝 Great Seljuqs Empire (1037-1194)

土库曼人图赫里勒·贝格(Toghrul-Beg)建立。被花剌子模王朝灭亡。 首都内沙布尔(Nishapur)、雷伊(Rey)、伊斯法罕(Isfahan)、梅尔夫(Merv)、哈马丹(Hamadan)。 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官方语言波斯语,另讲阿拉伯语、乌古斯突厥语。 图赫里勒·贝格将中亚大草原上的土库曼人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将共同祖先追溯至塞尔柱的部族联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帝国实行军事采邑制,军政要职大多由波斯人把持,使得帝国在文化和语言上表现为高度波斯化,并且将突厥-波斯文化发展到整个西亚。帝国创办宗教大学,重金聘请各地著名学者任教,并奖励学者进行学术研究,著书立说。波斯语文学很发达,许多波斯文学家在官方赞助和支持下完成了他们的学术巨著。帝国新建天文台,招聘学者从事天文实测和研究,修改了波斯历法,编成著名的《贾拉利历》(Jalali calendar),甚至影响到后世东方的《授时历》与西方的《格列高里历》。
24、古尔王朝 Ghurid dynasty (879-1215)

古尔人阿米尔·苏里(Amir Suri)建立。被花剌子模王朝灭亡。 首都菲洛茲科(Firozkoh)、赫拉特(Herat)、加兹尼(Ghazni)、拉合尔(Lahore)。 前期信仰佛教(Buddhism),后期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官方语言波斯语。 中国史称“廓尔王朝”。古尔人是萨曼人与土库曼人的混血,也许是今天普什图人的祖先。在1011年之前,他们是西亚唯一的佛教徒,一直受到周边穆斯林的抵制。1101年改信伊斯兰教。他们本是伽色尼王朝的附庸,但在1151年,古尔人灭亡伽色尼王朝,开始向四处扩张。1191年,古尔军队击溃统治德里和阿杰米尔的乔汉王朝,开启了穆斯林征服印度的历史。1204年,花剌子模王朝在西辽的帮助下击溃古尔王朝。
25、花剌子模王朝 Khwarezmid dynasty (1077-1231)

突厥马穆鲁克人阿努什的斤(Anushtegin)建立。被蒙古帝国灭亡。 首都库尼亚乌尔根奇(Gurganj)、撒马尔罕(Samarkand)、伽兹尼(Ghazni)、大不里士(Tabriz)。 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官方语言波斯语,另讲钦察语。 阿努什的斤本是塞尔柱人手下的突厥奴隶,1077年被塞尔柱帝国册封为花剌子模沙阿,视为开国之始。1141年,塞尔柱帝国被西辽击败,花剌子模王朝成为西辽附庸。1210年,沙阿阿摩诃末二世(Muhammad II of Khwarazm)与乃蛮人结盟,背叛西辽,占领了河中。1215年灭亡古尔王朝,成为横扫中亚与西亚的大国。1217年,趁阿摩诃末二世讨伐巴格达的哈里发时,阿摩诃末二世的母亲另立朝堂,母子不和导致帝国盛极而衰。1218年,手下抢劫蒙古商队,激怒了崛起的蒙古帝国,引发了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关于花剌子模王朝的灭亡,在《射雕英雄传》中也有戏说。
因为篇幅原因,第二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阿拉伯人统治下的伊朗高原。 下一章,即将为大家介绍《第三章:蒙古人入侵后的伊朗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