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史大观一一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一) 》一一陈再明一一2020、8、26
一,缘起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是一本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大著,胡适等人的论著都在其下,可见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此著之作,乃为蒋方震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1921年出版)的序文,序文之长,却和原著同长(蒋方震谓:新会之序,量与原著埒。),这是古今中外罕見的现象。有此二由,乃有此文。
二,梁启超原话
梁启超写这篇大著的动机有二,他说:″其一,胡适语我,晚清古今文运动,于思想界影响至大。吾子实躬与其役者,宜有以纪之。其二,蒋方震著《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新成,索余序,吾觉泛泛为一序,无以益其善美,计不如取吾史中类似之时代相印证焉,庶可以校彼我之短长而自淬厉也。″他又说:″乃与约,作此文以代序。既尔下笔不能自休,遂成数万言,篇幅几与原书埒,天下古今固无此等序文。″因为有以上二由,梁启超脱稿后,就将这篇序文改名为《清代学术概论》,与蒋书独立,另行出版。
三,梁启超的见解
(一)清代学术史,前半期为"考征学″,后半期 为″今文学″
梁启超认为,近二百年间可说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有清一代学术,实取前此二千余年的学术,″倒捲而缧演之,如剝春筍,愈剝西愈近里;如啖甘庶,愈啖而愈有味″。其卓然成一潮流,带有时代运动的色彩者,在前半期为″考证学″,在后半期为″今文学″,而″今文学″又实从″考证学″衍生而来。所以,他写这篇文章,就以此两潮流为主。他强调说:″有清学者,以实事求是为学鵠,饶有科学的精神,而更辅以分业的组织″。这是他的見解之一。
(二) 清代学术思潮,是对于宋明理学的一大反动
梁启超认为,清代学术思潮是对于宋明理学的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其动机及其內容,皆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类似。其启蒙期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指出三人:顾炎武、阎若璩及胡渭。他说:″其时正值晚明王学极盛而敞之后,学者习于'束书不观,游说无报′,理学家不复能系社会之信仰;炎武等乃起而矫之,大倡′舍经学无理学'之说,教学者脱宋明儒之羁勒,直接反求之于古经;而若璩辨伪经,唤起′求真′观念;渭攻′河洛′,扫架空说之根据。于是清学之规模立焉″。
(三) 清学对于明学的反动,除启蒙期的三个代表人物外,尚有其他各派人物
梁启超指出″清学"对于"明学″的反动,除了启蒙期的顾、阎、胡三个代表人物外,尚有几个方向:其一,颜元、李塨一派,主张″学问固不当求诸暝想,亦不当求诸书册,惟当于日常行事中求之″。刘献廷亦属此派。其二,黄宗羲、万斯同一派,以史学为根据,而推之于当世之务。顾祖禹、全祖望、章学诚继之,于清学为别派。其三,王锡阐、梅文鼎一派,专冶天算,开自然科学之端绪。其余,″犹为旧学(理学)坚守残余效死勿去者,则有孙奇逄、李中孚、陆世仪等,而其学风巳由明而渐于宋″。
(三) 清学对于明学的反动,其全盛期的代表人物有五
梁启起指出,清学运动的启蒙期有三个代表物,顾炎武、阎若璩和胡渭。全盛期的代表人物有:忠栋、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五人。他们和启蒙期的顾、阎、胡同属正统派。但亦有相异之处:其一,启蒙派对于宋学,一部分猛烈攻击,而仍因袭其一部分;全盛派则自固壁垒,将宋学置之不议不论之列。其二,启蒙派抱″通经致用″之观念,故喜言成败得失经世之务;全盛派则为考证而考证,为经学而经学。全盛派中,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四人,世称″戴段二王″。
(四) 清学的蜕分期,同时即其衰落期,其代表人物有二
清学的正统派,由顾、阎、胡、惠、戴、段、二王,从启蒙期到全盛期,其命运自不能以复久延。然犹有一二大师,为正统派死守最后的堡垒,这就是俞樾和孙诒让。这两人皆统于高邮王氏。樾弟子有章炳麟,智过其师。而绩溪胡适亦用清儒方法治学,有正统派的遗风。所以说,清学衰落期的代表人物,就是俞樾、孙诒让二人。
(五)清学的总结
清学运动,梁启超作了一个总结,他说:″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以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王阳明)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敌。夫既巳复先秦之古,则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