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产值,万亿展望,是灭活,还是真货?
光明日报记者采访刘董事长,

“我打了两针新冠肺炎疫苗,没啥不良反应。”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说。
记者报道文字称“灭活疫苗预计12月底上市,年产量超2亿剂”。
刘敬桢表示,灭活疫苗上市后,价格不会很高,预计几百块钱一针。如果打两针的话,价格应在1000块钱以内。预计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灭活疫苗年产量能达1.2亿剂,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灭活疫苗年产量能达1亿剂。

刘敬桢表示,灭活疫苗,简单说就是先把病毒毒株分离出来,就像选“种子”似的,得选一个好“种子”;之后再进行繁殖培养,比如放大几十倍、几百倍等;然后再把这些活病毒杀死,使其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但同时保留它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部分功能,最后经过纯化等工艺变成疫苗。相较而言,灭活疫苗研发速度快,但投入巨大。目前,国药集团已投入资金约20亿元,建设了两个P3(三级生物安全水平)生产车间。
6月23日,国药集团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启动国际临床三期试验。这意味着我国在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技术路线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刘敬桢表示,国际临床三期试验结束后,灭活疫苗就可以进入审批环节,预计今年12月底能够上市。预计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灭活疫苗年产量能达1.2亿剂,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灭活疫苗年产量能达1亿剂。另外,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预计今年10月份能进入临床研究,一旦研发成功后就能快速大规模量产。

产值和贵不贵。
两针疫苗保护率达100%,价格不到1000元。
“灭活疫苗上市后,价格不会很高,预计几百块钱一针。如果打两针的话,价格应在1000块钱以内。”刘敬桢告诉记者,打一针疫苗,保护率大概是97%,抗体产生是缓慢的,像曲线一样在缓慢增长,一般情况下大概半个月可以达到能抵抗新冠病毒的水平;如果打两针疫苗,保护率能达到100%。
刘敬桢介绍,打第一针疫苗与第二针的时间间隔一般是28天,但特殊情况下可以同时打,左胳膊一针、右胳膊一针。一针疫苗剂量是4微克。
“我国14亿人不是人人都有必要打,比如居住在人口密集城市的学生、上班族等是有必要的,而居住在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的人们就可以不用打。”刘敬桢说。
如此测算,将至少是“千亿产值,万亿展望”。
记者测算:
从目前P3车间的建设情况来看,全国灭活苗产能大约为5亿剂,覆盖人群数量约为2.5亿,仍存在较大缺口。因此,灭活苗在上市后可能会先覆盖重点人群,而第一梯队中的其他疫苗上市后对灭活苗进行补充。参考H1N1疫苗价格以及国外目前已公布的疫苗价格,新冠疫苗有望为中国疫苗行业带来超过1000亿元收入,利润空间有望达到500亿元。
难怪一众疫苗概念,呼啦啦,已经满帆航行在巨额利益的大海上。

这时候老羊想起2个新闻。
首先是涉及 $康希诺(SH688185)$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由军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专利申请已被授予专利权,这是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该专利于今年3月18日申请,8月11日授权。(《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通过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按照进展,要发展到人体实验(人体实验应该正在进行中)的结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后进入工业生产,因为存在中试到工业的实现性差异,工业制备的工艺放大问题,这又需要多长时间解决,不得而知。


因此,有趣的一幕出现。
“新冠疫苗第一股”康希诺AH股再现分化行情。A股康希诺-U今日收盘涨2.62%,股价为374.3元;H股则大跌6%,截至发稿,报205.6港元。
此外,康希诺生物今日港交所发布澄清公告,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Ad5-nCoV的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公司目前正在与多个国家联系,计划尽快推动Ad5-nCoV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截至本公告日,Ad5-nCoV的III期临床试验尚未入组。


第二个新闻,变异!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最新研究也发现,6月以来在日本扩散的新冠病毒是一种经过变异、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这一毒株在此前欧洲相关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基础上,进一步发生了6个碱基变异。
马来西亚卫生部总监努尔16日在其社交媒体上发文指出,根据马来西亚医学机构研究,在该国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确认了4例D614G变异毒株。这一变异毒株传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



迷局:
所有的疫苗,大概都是在一条奋斗的路上,体现的是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
而至于像大帝们搞出的那类疫苗,已经领先全球三个身位,直接卡上C位,老羊是看不懂的。我们还是听专家和科学家的。
“公众其实不必对新冠病毒的变异感到恐慌,这些变异造成目前研发疫苗失败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教授、上海市免疫学会副理事长王颖王颖也表示称。
疫苗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杀手锏”,近期各国已经在这一方面迎来了一系列进展。全病毒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以及核酸疫苗都有了突破性的成果。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研究结果,只需理性辩证地去看待就好。关注新冠病毒变异的进展,探究这些基因突变的生物学意义,研发出更有效的疫苗和药物,还是非常重要的。

哪位精于生物医学领域实际研发的球友,若有解惑的答案,请赐教于我啊!感谢!
至于广大民科们,我们一起倾听吧,因为真的不太懂这些。
(关于《细胞》(Cell)上的一些各国科学家论述,可点击链接 https://dy.163.com/article/FKAV3405051480KF.html?referFrom=baidu)
老羊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1993年的魔都》,你记得吗 (3人喜欢)
- 被拍照的战争,19世纪末清日战争 (1人喜欢)
- 开始看学校的1~4,山田洋次无疑是优秀的,我最后看了一地鸡毛 (1人喜欢)
- 【宋金贸易,禁运为首是图书】 (2人喜欢)
- 1933-1945,德国女摄影师镜头下的质朴山河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