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退休后不能太闲?
为何退休后不能太闲?
网上曾经有一个问题: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是什么?有一个回答特别令人动容:那就是让他一直闲着。
人生就像齿轮,越转越灵活,闲下来反而容易锈迹斑斑。闲,是福气。太闲,却是一场灾难。 所以,不要将自己的人生闲置,多为有意义的事情而忙碌,生活才会更充实。

闲人愁多
杨绛先生曾说:“你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烦恼是闲出来的,快乐是忙出来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烦恼,这再正常不过了。当烦恼来临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沉溺其中,让悲伤逆流成河;而是寻找解决的方法,尽快把烦恼消解掉。 别再在“闲”里慌了心,你只管去做。当你全力以赴面对生活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思虑那些无由头的琐事了。

■ 太闲,会无事生非。
人只有有事情可做才会过的充实有意义,一旦太闲,就会无事而生非。而最受伤的,往往就是身边最亲近的家人,对孩子、伴侣过度关心。
就像邻居郝阿姨,退休后,没事做,整天三翻两头的和儿媳争吵,最后气的儿媳和儿子搬出去住了。这还不算完,儿媳搬走了,郝阿姨又将目标放在了老伴身上,感觉老伴哪哪都做的不对!一会嫌老伴乱浇花把话弄蔫了,一会又嫌老伴站的地方打住她打扫卫生了,最后老伴没办法,只得拿上衣服摔门而去了!
这就是闲出来的事端,如果每天有一定的事可做,那还有闲心来找麻烦呢!让自己忙碌起来,有精彩的生活,不但可以提升两个人的婚姻质量,也会让家庭氛围变得更加充满活力。
■太闲,易嚼舌根。
常见的有一群老头老太,每天吃完饭坐在公园伟在一起,扯扯家常,无聊了还要拿别人家的糟心事来找找乐。 一旦闲的走入这个行列,那只能让人厌烦,就像上次楼下大姐突然来串门,坐着闲聊,把身边人吐槽了个遍!你不想听都不行,嘴上时不时的还得敷衍两句,但心里已经在狠狠鄙视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了!
所以说,如果空闲、无聊的生活把人都变成这样了,那还不如继续在岗工作,至少那能提升自己价值,不至于越活越没意义,越活越遭人嫌弃。
■太闲,会被社会淘汰。
时代发展很快,各种高科技潜入人们的生活,可谓是日新月异。闲着,能力退步,技术陈旧,就会和他人有天壤之别的悬殊,终会被社会所淘汰。
“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这个大浪潮中,你可以随波逐流,但倘若你不为所动,终会像一颗顽石“石沉大海”。前段时间很热门的话题——“前浪后浪”,要想“乘风破浪”也绝对离不开前浪的“推波助澜”!

懒人病多
人懒不是病,懒起来要人命。
上帝给了人两只手一双脚,就是要做事、要走路,如果连本能都懒得去用,身体不就生锈了吗?
■人身懒,毁了健康。
懒人之所以病多,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已经习惯了安逸。如果退休后还没有感兴趣的事情去做,整日无所事事,整个人的作息就会紊乱,导致心情烦闷,进而让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常言道:“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体强人欺病,体弱病欺人”,对于退休的人来说,忙着总比懒着好。为什么现在有些老年人明明身体不好,却一心想要带孙子,因为忙碌中,人就不会去胡思乱想。

■人心懒,失了梦想。
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个人若是懒散惯了,不是满面愁容就是无精打采,一副萎靡不振颓废的样子。这样的人,看似不必为眼前的生活奔波打拼,可是未来的浪一过来便会人仰马翻。
毕竟,所有命中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现在偷的懒,将来会让你加倍的还。

忙人快活
古语有云:“人闲是非多,百忙解千愁”,真正快活的人,其实大多是“忙人”。
忙碌的人,会合理安排时间,每天都有事可做,整个人充满活力,过得充实,自然快乐。
佛光禅师门下,有一个叫大智的弟子,出外参学二十年。等他回来时,看见师父就像他临走时那般年轻。他心里疑惑,问道:“您每天都这么忙,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老呀!”

是啊,这世上,再也没有比每天躺着玩手机更容易衰老的事了。让自己有事可干,让自己真正忙起来,不给闲愁留空间,就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 60岁的严歌苓,依然是一个忙碌的“空中飞人”,每天写作6小时,每隔一天就要游泳1000米。时至今日,她仍然保持着优美的身材。• 齐白石一生笔耕不辍,在70岁时仍然坚持每天作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89岁仍然忙碌在田间,他说杂交水稻让他没时间变老。
人一旦忙起来,才不会给烦恼留缝隙,而当忙碌结了果实,那种快乐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该忙的时候千万别闲着,只有生活充实的人,才没时间体会苦痛。

生活就像是一个修道场,忙,也是一种修行。人忙心不忙,有节花满仓。如此,才会拥有更快乐、更美好的人生。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我想,无非是——再闲也要找事做;再懒也要有事做;再忙也要做好事。认真对待生活,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生年不满百,何怀千岁忧?
⊙版权声明: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