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则的一些实践
“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对吸引力法则的了解源于《秘密》这本书,简单概括就是“心想事成”——但其实除了“心想”外,还是要付出一些行动。
最近两个月都在试图着实践一下,有几件和吸引力法则相关的事情想要分享一下。我觉得很神奇,如果你觉得“这只是巧合”、“故弄玄虚”可以保留你的见解,我也只是分享出自己的观点。
(1)雅思
最先被我实践吸引力法则的,是我的雅思考试。
一个月前复习备考,当时对雅思没什么概念,毕竟第一次考试,心中难免有些不安和焦虑。
于是很自然想到了吸引力法则,想试图通过这个法则达成,来通过雅思考试。
我找了一张便利贴,描述出自己的目标,然后贴在书桌前,强化自己的信心,然后开始想象自己完成雅思考试的那种喜悦。
吸引力法则里也提及,人们的得到所想之物的方式,就是“想象自己已经得到了这个东西”。
这种感觉,很像是《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那样,卢平教授教哈利守护神咒,你必须要想象最开心、最快乐的事情,然后才能成功施放这种魔法。
吸引力法则大致也是类似,你要想象自己已经实现后的那种喜悦,然后让这种喜悦作为能量,遍布全身,让自己沉浸在那种喜悦的氛围里。
我感觉上面那句加黑部分的句子很重要,在这样的氛围下,自己才会更加有信心和勇气去做一件事。
如你所见,吸引力法则并不只是空想,它还需要你行动。
在我看来,吸引力法则的存在,或许只是强化你的信念和行动力。你的信念被强化之后,自然可以达成你期望的结局。
如果只靠空想而不愿去实干,那自然得不到理想的局面。
而相关的解释说,在你实践吸引力法则的时候,你会自然地去做出一些选择,或者无意识地去做些决定,去将你和目标的距离拉近。
如果你的信念足够强,那么你和目标的距离会飞快缩短。《秘密》这本书提到过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类似的话,如果你想要一件东西,全宇宙都会帮助你实现。
这句话初看时觉得奇幻,甚至是超脱现实的认知,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它却又是这么的“浪漫”。
(2)汽水
有一段时间非常想在晚上喝碳酸汽水,但我又不想出门买,嫌麻烦。
这个念头非常强烈,持续了两天,结果在第三天的时候,家人说要去外面吃酒席。
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了两大瓶碳酸饮料。
那会儿我觉得很惊讶,一来我没有将自己的想法透露给家人,只是脑子里想想而已;另一方面,“从别人的酒席带回汽水”这个行动,家人也不是没有做过,但次数极其少,只在亲戚饭局里这么做过,但这次他们却是参加学校的饭局……
我想这也大概可以归类到吸引力法则里,这可能是运气,也可能是巧合。念念不忘,必将回响吧。
(3)旧友
这是最近最奇妙的一次“实践”。
上周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一位旧友,脑子里都是各种想法,“好想见一见”、“好久没聊了”。
这样的想法也同样强烈,大半天都沉浸在那种“想念”的氛围里。
紧接着,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在周五的时候,旧友给我发信息,说已经回到这边了,什么时候见见。
我愣住了,因为我知道旧友已经在外省定居、工作、生活,就算回到这边可能也是新年春节,这个时间点太反常了。
而且旧友经营着餐饮业,平时也很忙,根本抽不开身,现在他怎么回到这边了?
同样的,我也从没有把自己的想法透露给旧友,但神奇的是,事情的确按照我所想的,发生了。
(2)和(3)大概算个例外,我没有付出任何的努力,只是想想而已,另一方面是脑子里构建出相关的场景,幻想着自己已经喝上了汽水,涌入喉咙的凉爽感觉;或者是幻想和好友见面,在餐厅聊天的景象……
怎样应用吸引力法则
有人总结出的一些内容,我感觉也蛮符合自己的历程:
1)想象。想象你的成功场景,想象你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某个愿望,想象你已经切切实实拥有了某事物。在进行想象的时候,那件事物已经存在了,尽管你可能还看不见它,但你早晚会得到。
2)感受。在想象场景的时候,你可能会得到喜悦、满足、快乐等感觉。好好感受这些感受,每天都花几分钟进行这种想象和感受。
3)接收。全身心地去想象和感受,你必须要有极其强烈的渴望,很强烈很强烈“我一定要实现”的渴望。不要忘记这种状态,也不要脱离这种状态,在这步里你已经为自己构建了一股专属于你自身的磁场,它会开始吸引那些能帮助你的人和事。
4)行动。并不是凭空想象就能应有尽有,进行以上几步的时候,也要付诸行动,在你行动的时候,会不断地强化吸引力,而这会带来更多与你渴望有关的事物,助你更快成功——这也是法则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