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的日子
工作后的日子更让我认真去思考生活里有什么是更重要的。
高中毕业慢慢从理科转到艺术,其实并不是为了什么梦想,那个时候我对艺术一无所知,虽然现在也所知不多,但是回想起那时候,其实只是因为一种感觉,我觉得在艺术的领域我可以感觉到舒服和自在。所以在大学毕业后我丝毫不想去找工作,也没有意识到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只是想找个舒适的地方继续待着,于是想都没想,就去考了硕士。但是学校终究还是要走出来的。
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我零零碎碎地思考了自己现在这份工作的定位和对我的重要性,这四个月的写作量算是我人生中最高产的了,虽然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我一直说服自己所写的都是重要的东西,我写的东西可以为他人带来价值,但是依然在写的过程中不断怀疑和否定自己,然后就造成了写作前和写作过程中的痛苦。而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返回去看一看之前写的一些剧本和小说,当我重新进入到那个我创造出来的,想象中的世界,仿佛与世隔绝,哪怕是充满痛苦,但那就是我的幸福。然后我知道,这只不过是我暂时维持生计的一份工作,但是我又很贪心,我一边否定自己,一边又希望自己能够做的好,希望自己能和热爱这份工作的人做的一样好。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对待一份工作想现在这样花费百分之一百二的时间和精力,只要一有时间就在自我的矛盾中抗争。 那天和朋友聊天,她说毕业答辩的打击让她知道,要先获得资本然后再去创作。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计划着去影视公司从策划做起,然后再做自己的作品。但是毕业季告诉我,事情真的是想想而已,于是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第二条路,但是这条路却在毕业答辩的当天让我将它从怀疑区拉出,变成了肯定。所以当那天师姐问我为什么不去写电视剧剧本的时候,我终于没有找各种不想去的理由,就是我自己的没有水平,也没有天赋。 这半年的时间,我写了不少字,写了不少别人说的话,但是关于自己说的,自己想说的,其实并没有什么,慢慢地,我感觉我是不是已经不会写剧本,不会写故事,也已经不懂创作了。 半年多来,这个世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以前我觉得艺术是无价的,它作为美,可以给无数人带来不一样的价值。但是这半年来我发现,这个国家,这个世界仿佛不需要艺术,艺术真的有用吗?我创造的东西又有什么价值? 在今年的电影电视节中,我认真听了很多这个领悟里的有话语权的人说话,然后回家问了我室友一个问题:当初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问完后其实我没有等她的回答,然后我又问了我自己另外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这个世界真的有真理吗?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意义被解构后自己构建的意义根本就不足以支撑。推翻,重建,推翻,重建,如此循环,不累吗?累的,那又是为了什么?不知道。 然后我想,或许物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或许科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艺术,尤其是我们现在,我身边的这些艺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我这么些年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容易焦虑,我总是得不到满足,就算是醉酒到无法行走的程度,我的脑子依然保持着清醒。生活让我失去了感受生活的能力,而我却不想停下,我想一直转下去,因为我怕一停下就会感受到痛苦,但是我又非常想要停下,因为我想感受快乐,哪怕那只是短暂的,我依然对此痴迷,但是正因为那是短暂的,所以我才对此痴迷。 现在艺术似乎已经不是我的避风港了,生活把我从安全区拉了出来,面对家庭琐事,面对人际交往,面对茶米油盐,我们都强颜欢笑。而这些就是生存吧。 当失去避风港后,就再也没有避风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