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旅行 | 立秋阿尔勒,紫蓝的梵高花园

- 五感 BOX · 嗅 -
气味旅行 | 立秋
旅行,是一种想象力,无关距离。
今年,或许要暂别旅行计划。
那就让气味带我们到达心中的目的地吧。

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里写道:“在惠斯勒画出伦敦的雾之前,伦敦并没有雾。在梵高画出普罗旺斯的柏树以前,普罗旺斯也没有柏树。”
有时候,记忆深刻的旅行,也许就是因为一幅画,一部小说,一瓶香水,才变得更有趣。而我最宁静的一次旅行,是在十年前,梵高的阿尔勒。

因为去巴黎出差的关系,就一个人顺道去了南法。我一直都对自己的适应能力很自信,所以从来不做攻略。这一次却彻底懵了,夏末秋初的法国乡下,别说会英文的人,连一个人影都看不见。

仅有的几家店也是大门紧闭,本地人不是去海边休假,就是把床搬到自家院子晒太阳。习惯了拥挤的中国人,在一个极度安静的地方,有种突如其来的不适应。

既没有公共交通,也没有自行车,只能靠两条腿走。在地中海璀璨日光下的南法,时光完全是静止的,法式的粉蓝粉红的木框,因为地中海风的吹拂而剥落,无以复制的田园旧质,有一种说不清的自然情调。

阿尔勒很别致,因为是梵高的旅居地,多年不变的场景,让人有误入画中的感觉。尤其是《医院的庭院》,梵高在这里居住了很久,那完全是一个被鲜花变异般的色彩包围的地方。
很多年以后,我在朋友圈重新看见这个地方,依然带着梦幻的光线感,只有在这种天然的地方,才能画出那样瑰丽的作品吧。

由于历史关系,阿尔勒又被称为“高卢人的罗马”,在一个法式乡村的中心,竟然有一个罗马式的斗兽场,里面空无一人,唯有中午热辣的阳光和风。
从里面走出来,去了边上一家唯一开着的小店,一个日裔老爷爷守在店里。我买了三张明信片,在餐厅里要了一杯汽水,开始写给未来大洋彼岸的自己。

当我回到中国时,这三张明信片还在漂洋过海。最近我让闺蜜又把它翻了出来,10年物是人非,但是南法那个寂静的午后,仿佛紫色的光,一直回荡在夏末秋初的记忆里。
那是薰衣草,是鸢尾,是星空,是一切的紫色。

曾经上过一个法国精油师的课程,他专门带了六七种薰衣草精油,让我们凭借嗅觉去想象。放开分子式,很神奇的,每一种薰衣草的印象都不同。有像一个紫色的圆球,也有像一片云朵般飘散,但是那确实传递了普罗旺斯省的讯息,这很南部法国。

而鸢尾,也是一种像蝶衣般的紫色,我还曾在梵高基金会中买了一枚紫色鸢尾的胸针,灵感出自于梵高的作品。

鸢尾根三年才能取用,完全是像纱巾般朦胧而不妖媚的气味儿,加上榄香脂做底,气味变得干净透明。
立秋,紫色的气味,像傍晚的一朵金边紫底的火烧云,一瞬间就飘散了。
/////
节气五感
欢迎打开「 五感BOX 」,打开节气生活家们的闲聊雅室。
春分的桃樱梨杏,夏至的蝉叫蛙鸣,霜降的金风玉露,大寒的独钓江雪… 人们用相通相连的五感,最直接地感知着时序变化。
在这里,我们将通过“视、听、嗅、味、触”五感维度转载好文,分享节气盒子的朋友们或朴素元气,或雅致有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