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自四季来》1
田园乐七首 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
【春之开篇引言,落落六言。再读,想起青城后山。为数不多的游玩,四次去了青城山。少时夏令营,只记得每到一处凉面摊子都要吃一碗。汶川地震之后川内景区凭卡免费,穿着人字拖登山,几张照片可能已经找不到了。随人到后山酒店小住,并某年春节假期再次到访。意不在山,静谧只得在清晨人静时体会片刻。那么多白日梦,隐居山林始终是主题之一。】
【再录
-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 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 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元日》王安石
【解读之三最,便觉此书可读。屠苏之引,王安石写下此诗之节,皆所得。不过可能是因为我读这首诗在《千家诗》中,竖版繁体且无现代注释,全因排列在前而熟字句。】
《人日思归》薛道衡
上面提到的“时间词”是一个很值得了解的概念。像“才”“已”之类的时间词,古人归于虚词一类。古诗写作进入近体诗写作后,这类时间词已成为诗意生发的重要凭借。所以,读近体诗一定要对这类语词有敏锐的感觉。【诗浅白,如今对时间词虚词并不敏感,初读只觉浅白,再几遍,七日与二年对照,雁后花前的巧心并自然,浅白便多了几分意味。】人雁花共竞春归,诗意层层生发,意味盎然。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起初堪想与它比: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再来再次忆起: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忘记早年“人约黄昏后”因何带有滑稽喜剧成分,好像来自某小品。而月上柳梢头,可在春季下班时分见于小区,远处高楼间隙,月挂新柳梢头,去年今日人不见,夜市灯如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