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少儿英语锻炼认知理解能力
教孩子学习英语,教学印象是兴趣的关键。在上课的时候,环境轻松,氛围活跃,老师和蔼可亲,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清晰。当孩子跟着模仿,思维是跟着老师的发音和动作,如果跟不上,只会选择已经跟上的部分,去模仿和练习。老师需要反复教,让发音更准确,动作更到位。这是在锻炼孩子的思维,所以思维是活跃的。到家庭环境中,对英语的思维会逐渐降低,在其他方面的思维会逐渐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过的知识,发现不认识了,是忘记了吗?其实是学习英语的思维降低。在英语环境中所学习的事物,也就是印象,忘记的相对比较慢。所以,看到事物,有熟悉的感觉;当看到单词或听到发音,就不清楚了。并不是因为单词复杂,事物简单。孩子玩游戏,看动画,景象多么复杂,都能理解和掌握,而对印象的知识点,却不能准确识别和发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在实践中练习,通过总结和提炼,升华到知识点的层次,也就是单词和发音的识别。这就是所谓“下学而上达”。如果只去在单词符号和发音上记忆,就逐渐养成了头重脚轻根底浅的习惯了,具体实践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应用。所以实践是学习,学习也是实践。记忆是实践的开始,实践是记忆的释放。思维活跃,是因为轻松;如果思维一直在记忆,就增加了负荷,怎么能轻松呢。英语学习,为什么有的孩子感到有趣呢,是能通过英语听说读写,完成有趣的事物。所以把英语听说读写,当作了达到目标的过程。就像吃饭,不会嫌弃拿筷子疲累。如果把目标放在英语听说读写上,那终点又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能说会写,但如果不能结合到事物上,能说会写,只是凭空的,也是乏味的。学习英语,能感受到获取知识是快乐的,就不会厌倦获取的过程。
孩子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和在家庭中,对知识的理解是一样的。所以对知识的理解,并不会随着环境而改变。能在课堂上练习,课后也可以练习,可见,练习是来源于孩子,并不是有老师或教学环境,才能练习。对事物的印象,包括认知的过程。比如对一个“老虎”的认知,如果老师教的时候,幽默风趣,轻松活泼,孩子对老虎的印象,就是憨态可爱。如果老师教的时候,模仿了老虎动作和愤怒的样子,就会给孩子紧张和恐惧的印象。而对英语单词的学习,也包含了对单词所代表事物或现象的认知过程。当复习单词的时候,思维中就有了老师模仿的过程。当思维中模仿的过程,足够细致,足够透彻,能够理解的时候,就可以表现出来。所以需要在课后,针对课本上所学的知识点,去回忆教学印象,重复老师教的动作和发音。这个过程,就是锻炼了思维,让印象更深刻。此时,对单词的认识,也锻炼了孩子如何去面对事物,处理问题。
对少儿英语单词,思考的少,是使用英语思维去阅读和互动的少,所以,会感到思路枯竭,只能想到简单的词义和发音。就像孩子经历的事情少,经验不足,往往会把事情看得简单。当互动的多了,就会围绕单词,了解事物的更多。沟通孩子喜闻乐见的事物,会让孩子更开心。事物是中是包含了单词的应用,这就会让孩子,看到单词,就会使用英语思维回忆快乐的事情,理解起来也就更深刻和准确。英语阅读理解,理解的是什么呢?是语境,更多一点,是经验,是对单词互动和沟通的经历的总结和提炼。如果对英语单词,没有互动和讨论的经历,就不够熟悉;不够熟悉,就不能总结经验,在英语阅读中,就不能轻松理解。与其零碎的记忆单词,还不如使用单词认知过程,贯穿在口语和阅读中,锻炼英语思维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