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的历史故事(三十)覆巢之卵》一一陈再明一2020、8、30
(三十)成语典故
(140) 覆巢之卵
这句成语,用来使用一个国家破亡了,该国的人民也决难避免厄运保全生命了。《后汉书》中有″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话说,汉献帝时的大臣孔融,很受当时独揽大权的曹操的妒忌,曹操借着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要献帝把孔融抄家问斩。当时孔融有两个孩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这两个孩子在钦差捉拿孔融吋,正在游戏,也一同被拘。孔融以犯罪是自己的事,不能连累儿孑们,于是向钦差求情。这两个孩子虽然年纪还小,却很懂事,也向钦差讲了一个比喻。说一个鸟巢被人在树上覆转,巢里的鸟卵掉到地面,将不会有一个完好的。亦即这句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们愿意和父亲同一命运。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