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遴选之路
本人今年34岁,2003年毕业于一所专科学院,学的针灸推拿专业,毕业时国家早已不包分配,实行的是双向选择,由于我的专业较偏、学历低,加上当时年龄小,社会经验几近于无,在全国各地漂泊了半年,做过美容产品公司文员(近十天,没挣到工资),做过按摩院按摩师(不到十天,没给人按摩过,没领过工资),被同学骗过(被骗去搞传销,五天后自己跑了出来,损失2000元人民币)。半年后回到自己老家(乡下农村),求职于乡直单位,人家不要我,只好在家里待业,一边帮家里干农活,一边搞点儿兼职(给人针灸按摩),这样过了半年,农忙了,乡亲们都忙农活去了,家人也忙着种地了,再没人找我扎针按摩,我就去市区找工作,在一家私企干了20天(没挣到工资),混不下去,年底又回到老家。 2005年,终于有个卫生院领导给我提供了个工作(做收款工作,每月三四百元),干了半年,该领导叫我去外单位进修,每月180元生活费,没工资了,于是我就辞职了,去北京打工,在北京漂泊了三个月,花了三千元钱,唯一找到的一份工作是在商店里卖轮椅,干了半个月后辞职了,只挣了三百元钱,又回了老家。 2006年,老家的另一个卫生院院长听说了我,叫我去上班(在中医门诊坐诊),于是我就去了,在这个卫生院一干就是三年,最初每月几乎不挣钱(差不多没人找我看病),2006年冬季恋爱,2007年结婚,这时开始在单位给老医生写病历,每月能挣七八百元,妻子每月能挣两千多元,家里的楼房贷款依靠父亲还,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2009年,2009年经过自己努力,考上了某县的公务员(警察),收入上了一个台阶(每月2000多元),但工作比较辛苦,这样的日子过了六年,直到2015年,忍受不了辛苦还没有前景的工作,经过努力,通过遴选考取了地级市的公务员(警察)职位。 上面大致讲述了我的经历,下面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我的公务员考试(遴选考试)的心得:1、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不会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有了信心,就能够坚持下去,复习过程就会不断地见到效果。2、要有韧劲、要坚持。到了参加遴选考试的时候大多都是有老婆(老公)孩子的人了,可以用于复习备考的时间不会很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坚持的劲头,不要灰心:即使每天只学习一点点,都是进步。我们要这样想:我的学习时间不多,别人也一样,我们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只要自己多学习一点儿,就比别人多进步一点儿。3、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每当我们觉得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就要这样想:我要坚持一下,也许我学的这个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就会考到,也许我没注意到这个知识点,最后就差这一分没有考上,那该多遗憾呀!这样我们就能坚持下去了。4、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复习方法。 参加公务员考试(遴选考试)其实只分两步,一是确定目标。我党的思想宗旨(实事求是)在这里是适用的,我们要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是否真正认清了自己目前的处境;是否真的要参加公务员考试(遴选考试);经过努力是否有可能通过考试。以上三个问题认真思考过后觉得自己还要参加此次考试,那么,你就完成了第一步。二是去做考试准备,我党的思想宗旨(实事求是)在这里仍然适用,要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在考试方面的优势及不足,扩大自己的强项,加强自己的弱项,要正视自己,不要自欺欺人,哪里不足补哪里,不逃避、不放弃,努力地做好了这一步。通过考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备考遴选考试(公务员考试)过程中,还有一项工作要做,那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成功固然可喜,一旦失利也没关系,想必我们这些参加遴选(公务员)考试的人平时都不至于饿着肚子吧,都是能够糊口的吧,参加考试目的不过是为自己找一个更能施展才华的舞台罢了,考不中沿着原来的道路走下去仍然会很精彩,考中了,走另一条路前方也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未必赶得上原来的路,这样,将事情的前景和后果都想清楚,我们轻装上阵,就会保持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从而取得考试的胜利。 遴选考试(公务员考试)备考中难在“坚持”二字,努力学习一两日不难,难在坚持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不论您下班后累与不累,也不论您下班后心情是愉快还是沮丧。 遴选备考中要带着感情去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首先要过自己的心理关,参加遴选考试,既是对个人前途的合理追求,又是对社会、对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向往。这样想复习中就会充满动力。 遴选考试(公务员考试)备考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备考前期答几套模拟题,不必掐时间,正常答即可,摸清自己擅长和薄弱的地方,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在考试还有半个月到十天的时候,想办法找一下历年真题,严格按考试时间答一下,找找实战的感觉,真正上考场时就心中有数了。 在考试中,要富于真情实感,情与事并联,情与理交融,使自己的答卷、面试时的演讲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让人久久回味。 考试时还应学会取舍。遴选考试(公务员考试)题量较大,对感觉太难的题不要耗费太多时间,跟着感觉走即可,甚至可以放弃,留下更多时间和脑力去答自己擅长的题目。 备考中建议考生多浏览新闻网站等,认真领会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三五规划纲要”。 建议广大考生备考时了解一下自己所在地区的土地面积、总人口、历年的GDP,对自己所处地区的区情、经济政治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对考试,尤其是面试,有很大的帮助。 备战遴选考试应注重平日里的积累,做工作和生活的有心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也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各种信息良莠不齐,要求我们平时擦亮慧眼,过滤掉那些伪知识及有害信息,不断的汲取有用信息,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关键时候派上用场。这里讲一下“微信”的问题,现在大多数人有空时就会刷“微信”,笔者自己也有这个习惯,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微信中绝大多数信息对我们学习及工作是无用的。绝不能叫微信耗费我们大部分宝贵的时间,即使要去刷微信,也要带着方向和目的去刷,决不能在它身上耗费过多的时间。 与大家交流一下经验:许多人面试前紧张,为什么紧张呢?笔者认为是因为脑子里没东西,面试是很考验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的,人在非常紧张时大脑会一片空白,突击背诵或突击准备的东西都会忘掉,只有自己最擅长和最熟悉的东西会留下来,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做好平时的准备,平时多积累、多练习,这样,面试时才能取得好成绩。 一点感悟: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才能获得可观的输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几道真题: 2015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省考面试题①:有人说:“在办公室里想想都是困难,下基层看一看都是办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015年7月末内蒙古政府遴选面试题:1、有人说:“成功的时候要想想过去,失败的时候要想想还有未来”。谈谈你的看法;2、“法律的权威需要人民维护”,对此,你怎么看;3、两年来,北京的“朝阳群众”组织在举报违法犯罪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对此,你怎么看。 每个人最好的老师和朋友就是自己,记录下自己的经历和努力,经常总结,经常反思,会不断地促进自己成长。 话说2015年7月笔者去省会参加遴选面试,因为笔试成绩正好在较劲的坎上(面试发挥好就能考上,面试发挥不好就考不上),面试时就想着一定要答好,可能是心里有了负担吧,再加上又是三道题(笔者练习时都是照着两道题练的),措手不及,结果只考了71.1分,被笔试第六名逆袭,至今仍感到遗撼。 最后,一首打油诗与大家共勉: 曾经迷茫, 曾经彷徨, 也曾无措, 也曾迷失, 几多摸索, 几多努力, 待到明白世情时,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写于2016年3至4月 修改于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