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声音也很重要,值得被别人听到!
我们公司部门办公室进行了调整,一半工位是运营部门,剩下的是我们咨询部门。 因为我们咨询同事经常需要去咨询师接待来访者。 我们是分早晚班的,而我作为部门中唯一一个男性,大部门都驻扎在办公室。 另外的同事经常是早上或者下午上班打卡之后,放下背包就去了咨询教室接待来访者。 久而久之,两排工位我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那办公,而对面运营部门经常热闹连天的欢声笑语。而我基本从不讲话,大多都是点了外卖接电话潦草说话几句话下去拿外卖什么的。 有时候他们也会有友好的询问我,你为什么总是不说话呢,和大家多多交谈,坐在那一上午不张嘴不觉得闷吗? 我回答说,我这个人内向嘛,不怎么喜欢说话,习惯了,你们该聊聊,不用太在意我的。 .....
其实以前我有时候听到他们再说我感兴趣的话题,我总是在酝酿即将要说出的话,以此来加入他们的对话当中去。但是又觉得自己说出的话,或者提出的意见不会被他们认同,后来也就没说出来,自己也就放下了和他们交流谈话的欲望。其实我也想加入他们谈话的,聊天气,聊旅游... 有一次,听到他们说有关基金的话题,谈到买净值高的好,还是净值低的好。 恰好我对这一方面懂一点,便回答说,基金净值低的好,可以用同样的钱,买更多的份额。 说出我的意见之后,发现点头附和的寥寥无几,自己感到了些许“受伤”。当时那个情景带给我感受使我联想到了小时候,提出建议总被爸爸忽视的我。
我为什么不喜欢说话呢? 每个人成年之后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可以从自身童年所经历的事情有所关联,回溯我以前的成长经历,你就会了解我的不情愿或讲话的忧虑到底是怎么来的了。 在孩童时期的我,在家里每当我开始讲话,我爸就忽视我的意见,觉得你一个小孩子能懂些什么,说的话不被认同,甚至嘲笑,说的话很少被爸爸认同过,不止我爸爸这样对待我,我哥也是这样忽视我的意见。 长此以往下去,我心中的就内化了这样一个信念“我爸爸不喜欢听我讲话,总是忽视我的意见,那么其他人也不会想听我讲话。基于“我的声音不重要”的这个信念,所以我的日常生活,职场大多都是围绕着沉默。
写到这里也联想到了,开部门会议室,自己明明有意见,却没有说出来。觉得自己说出来,也不会被领导所重视。因为我的大脑自动认为,我的意见说出来,也没有人会重视,自此小时候到现在都是通过这样的一个“信念”去看待这个世界。
在回顾过往的时候,以成年人的角度觉得这样的事情没有大不了的嘛,但是,对于小时候的我而言,那些事情就足以成为以后生活中的“隐形的创伤”被忽视,不被认同的信念成为了我的人生信条所以当我觉察到我的过去,从过往走出来的时候,我不会再以旧的方式去回应我现在的处境,我会去寻求改变,用全新的态度去面对。
我不会再因为多年以前一直被忽视而耿耿于怀,从而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完善。 我的声音也很重要,值得被别人听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