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蓝色雨天
今天不太平特别多雨,从南方一直下,蔓延到北京,已经是入秋,北京还是夏天的天气,天没有凉下去,三天两头就忽遇暴雨。
在离开前任以后,感情经历一直很莫名其妙。有的时候是跟着心,相信缘分和幸运,相信刹那的真心。有的时候是精心设计,算好要走的每一步棋,当自己将要受到伤害就避之不及,马上从沙场里撤出去,最终都没有得偿所愿。
感情很多时候就像期待天气,你期待放晴,它却会下雨,你期待下雨,他偏偏阴郁半天却掉不来点滴,不由你操控,难以随了你的心。
看了一部电影,天气之子,特别少年,特别孩子气,说是童话也不是不可以。故事呈现的状态,像盛夏,像十五六岁的感情,奋不顾身,不是放晴,就是倾盆大雨。对比现在,我却发现这样的感情已经很早的理我远去,甚至我不曾接近过这样的感情。
从小就不在一个安全的环境,没有可以信任的人,除了自己,情感与我而言不过是一味调味剂,有也可可以,没有也不必太伤心。因此,我从不会把希望寄托于别人,寄托在虚无的感情,没有奋不顾身的爱也没有奋不顾身的给予,即使马上要给出去,也会考虑,这会不会影响我现在的生活水平,斤斤计较的算计。没有电影里那种让世界陷入大雨我也要遇见你的勇气。
我不禁怀疑自己是为什么活得那么没有骨气,人类在变老,即使我们有各种微不足道的手段延寿,有各种所谓的黑科技,抱有一时抗衡自然的能力,却无可奈何的向灭亡走去,能够存在的一天,为什么不为了单纯的开心和愿意?
社会关系,财富的累积,知识储备更多都是人生的负累,有什么感觉是没有这些所谓证明意义的东西?我不知道。一步步的成长不过是被这些信息捆绑,我给我自己做茧,自己落入社会套定的陷阱,相信他人定义,而不是选择听自己的心。
真正的自由,只有短暂的出现在16岁,简单适应了这个世界的规则,简单触摸到人与人的关系,心里自然而然的萌发天真的感情,本能的寻找一种原生的亲密,在另一个陌生的个体。在电影里看别人抛开谨小慎微的自己,面对亲人、爱人、全世界的反对,自然而然的诞生一种羡慕的感情。
我不能这样不在意,就算是要演戏,很多本能的习惯已经牢牢的刻印在心,社会的训练让我不断的把自己放在最舒适和最安全的角落,不要暴露那个赤裸裸的自己,也失去了这样不顾一切的勇气。
但是这样的感情,叫我怀念。有时候我会希望我还是那个16岁,会为喜欢的人写日记,为喜欢的生活去争取,极端的认为即使全世界与我为敌,我也要杀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精明的我,现在只会把这样的感情转化成对北京夏天的喜爱,喜欢北京的夏天,不湿不粘,爽快耀眼,干燥的阳光配着干燥的风,满城晒着热辣辣的太阳,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我在这样的天气下,似乎可以晒干净那个黏糊糊对的自己。懦弱的我,时常假想在阳光下奔跑,大汗淋漓,在夏天的汗珠里亲近这样极致的情绪。
夏天的雨都是暴雨,都有一种洗净这个世界的能力,在大雨倾盆的时候,你会听到一种声音,一种年少时候常见的呼啸,你会见到那个16岁的肆意妄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