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墓记
查看话题 >金陵访古--南宋抗金名将王德墓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记述今年五一期间寻访王德墓的过程,今天搬运到豆瓣
“战必胜,攻必取,国士无双,诚类乎韩淮阴。求其忠劲特立,抗志不回,过信远甚。……唯公为将,威名震动邻国,隐然如长城,树申,于君臣之际,终始如一,人无间言。其丰功伟绩,致主中兴,与夫子孙蕃衍盛大,抑汾阳之亚欤。”以上引自故南宋户部侍郎傅雱对王德的评价。评价其用兵如神比肩汉淮阴侯韩信,评价其挽社稷于倾颓似唐汾阳王郭子仪;其辞或有些许夸大溢美,然而也可以看出王德在宋金交兵之际的威名赫赫,是为仅次于岳飞、韩世忠的一代名将。本人对宋史不甚熟悉,故本文不对王德之历史生平作过多引述评价,留待将来有暇学习宋史之后再作探讨。仅记述近日循迹探访王德墓的过程。
查阅南京文化和旅游局官方网站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王德墓名列8处省保古墓葬之首位,地址为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镇伏家桥。其他网传资料,大多也仅记载地址为下庙村伏家桥。去年夏末,笔者曾于一个周末起意寻访王德墓,查阅百度地图没有发现有关王德墓的定位,查阅高德地图发现定位于栖霞区晓庄广场附近。因居住地距离晓庄广场不足3公里,遂动身寻访。谁知道在地图定位点附近兜兜转转各种打听也没有找到,烈日当空下乘兴而去败兴而返,然而心中也就此存下了对于寻访王德墓的执念。


这次再度起心寻访王德墓,就不能再像之前一次无头苍蝇一样乱跑乱撞,要先做好功课再出发。查阅网络资料,获取了几个关键信息,成为这次寻访王德墓的关键信息:
- 按照燕子矶新城规划:王德墓三面是商品房小区、一面是保障房小区;
- 王德墓位于经五路附近;(由此可知高德地图标注地点谬误)
- 王德墓2014年曾遭附近开发商野蛮破坏,故此次查阅资料更关注2014年之后有关地形地貌的描述;
- 王德墓石刻地势较低,处于一个洼地中,由于四周都在施工,路面泥泞,但石刻周围比较干净整洁。现在石刻的周围已架起了围栏,铁门上锁。5件南宋石刻被围在其中,并且配上了监控摄像头,还铺上了草皮。
- 王德墓附近有一变电站。
或许因为近来燕子矶新城建设拆迁缘故,地图搜索伏家桥已经无法定位;还好搜索下庙村还可以定位到经五路旁。另与南北向的经五路交叉的一东西向道路名为伏家场街,推测应为原伏家桥位置。不过在地图上没有看到变电站的标注;遂决定先行前往下庙村,再在下庙村实地寻找变电站,之后通过绕行变电站寻找王德墓。从居处到下庙村距离约6.7公里,公交需要转车总时长约70分钟,骑行的话约35分钟。综合比较后,决定骑行寻访。做好了上面的功课,这次我就很有信心找到王德墓了,遂收拾停当:短衣襟小打扮,着面甲跨铁驹,启程出发!

一路骑行途径晓庄、燕子矶新城,感叹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燕子矶一地工地鳞次栉比,处处高楼平地起;想起当年朱偰先生所感:“新都之气象,固日新月异,然而古迹之沦亡,文物之消灭者,乃不知其凡几矣!于是古物之珍存,文献之保管,乃为当前之亟务。”距朱老先生发出上述感叹七十年过去了,虽早已经改朝换代、日月换新天,但对于文物古迹保护之亟务,则始终未变。不知道自此之后再七十年,是否还是亟务呢?可悲可叹!闲言少叙,书归正文,一路顺利骑行至伏家场街,已经很难找到下庙村相关的建筑标识,这里现在是一处新的现代化小区海赋尚城;小区正南面一侧底商大多已售出,多为便利店、中介、食杂店等;缓慢骑行至小区东面一侧,底商大多空置,尚处招商阶段,也看到有中介正在向投资者介绍推销底商。万幸很顺利的就在小区东侧对面就有一大型变电站,应该就是网友之前所述王墓附近的变电站了。第一阶段目标达成!

变电站后为一片拆迁空地,附近的村民充分利用起这片废地,已经开辟了一片片小菜园,田园与现代就这样无缝的衔接在了一起。停下单车,徒步登上变电站后高地,希望登高望远可以更方便的发现王德墓址。登高远眺之后,一时没有发现王德墓,却看到了远处的长江二桥,蔚为壮观。也能看到几座废弃的桥墩,怀疑这就是以前的伏家桥的遗存么?在高地之上沿变电站在菜地中绕行十多分钟,还是没有发现王德墓,前方是一处深沟,且去路已经被篱笆拦了起来,烈日当空之下汗如雨滴,心中寻思难道这次又要扑空了么?刚好附近一片菜园中有一位年逾八十的老大爷在整修菜地,就向大爷请教附近的石头人在哪里?大爷听说我是去看石头人,很是热心的给我指明了方位“来看石人石马的哈,就在前面不远,就在地里面,左转一直走到底,过了那个沟到对面就看到了”。得到大爷指点的我信心大增,重新回到深沟前面,翻越篱笆,手脚并用翻过深沟,爬到了沟对面的另一处高地,这里也已经被当地人辟为菜园;站在菜园中极目远眺,果然发现了王德墓所在。


离得稍近一些之后再看王德墓,看到墓园已经被围墙围起来,而且大门紧闭,心里面咯噔一下:难道又要施展我多年未用的翻墙绝技了么。。。还好走到门前看到门上虽然有锁,不过锁只是挂在上面,不需要我再飞檐走壁,翻墙越户了。门前已经挂上了文物保护警示牌,应该是2014年开发商破坏损毁事件的后续跟进补救措施,详情可以关注下面新浪新闻链接:
http://jiangsu.sina.com.cn/city/lywh/2014-06-04/44608.html


按朱偰先生《金陵古迹图考》记载:“少保王德墓:墓在神策门外,下庙有碑一,石马二(其一已经倾,雕刻颇佳)石虎二(仅存其一)。石马作风极佳,有宋人画意。碑文甚为清晰,德尝为清远军节度使,封陇西郡开国公,谥威定,卒绍兴末年。此为金陵仅存之宋墓。”可以知道王德墓是南京地区唯一留存的宋代墓葬,而且王德又在宋金之交创下赫赫威名,其历史文化价值之高不言而喻。实际现场发现,除朱先生已经记载的石虎、石马、神道碑之外,尚有石羊一,查阅朱先生当时拍摄的照片,也确实没有看到,应该是当时尚深埋地下,未为朱先生所知。


神道碑一:鉴于文化水平之不足,对于王德墓前神道碑的描述引用新浪网友“高山流水文献馆”之博客记载中引自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关于王德墓的记载如下:(我上了一下栖霞区人民政府网站没有搜到关于王德墓的记载,或是网站更新数据丢失,故此处仍引用高松仁兄的记载)“墓碑南偏66°青石质,碑额与碑身相连,碑额高0、85米,宽度与碑身等宽,碑顶及两侧刻6条螭龙,中系云纹球,下端至碑身处刻有一道云雷纹。中央阴刻正楷十二字,计三行,文曰:宋故赠检校少保王公神道碑。碑身高2、22米,宽1、26米,厚0、29米,碑阴上半部满布黑色石锈,正面碑文阴刻正楷,缺损漶灭严重,难以辨认,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文物普查中,尚有大部分文字可识读。龟趺的龟首断缺,龟背前长0、50米,后长0、80米,碑榫两旁碑座刻云纹,连于龟背。”笔者发现上述记载未提及的几点如下:
- 神道碑:傅雱撰,杨畴正书并题额,潘寿隆刻:《宋故清远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虞侯、充荆湖北路马步军副都总管荆南驻札、陇西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一百户、实封一千二百户、致仕,赠检校少保、谥威定王公神道碑》
- 碑额正面双龙身体蜷曲,前爪按在碑顶,后爪后蹬,双龙相抵,造型灵动;左龙眼珠微微偏上,看起来好像是在凝视碑前之人,神态可怖;右龙眼珠特征已不明显,不过猜想应当与左龙相同;右侧龙嘴中还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龙牙排布,左侧龙嘴仅余前部一尖牙,后部一槽牙;
- 龟趺底座破坏损毁严重,现使用水泥沙石重新粘接碎片,应该是2014年造成的破坏。






石马二:墓前现存石马二,其中右侧石马头部严重缺损,耳部断裂,尾部尾巴自中间开裂;左侧石马头部有裂痕和修补痕迹不过基本保持原有外形,马鞍部存在缺损且呈现片状剥离,尾部保持完好,右侧臀部缺损。背上刻一马鞍,折纹清晰,鞍之两侧占布道上刻有卷叶纹(此句引自高松博客)。王德墓之石马与之前看到明功臣墓之石马有几处不同:
- 明功臣墓石马多腹部中空,四足分立;(非绝对,邓愈墓前为一体状)王德墓石马足部与腹部连成一体;
- 明功臣墓根据每个人爵位不同,马鞍上面会有龙、狮、鹿、鹰等图案;王德墓马鞍上仅有马鞍缰绳纹路等,无更多其他形状;
- 明功臣墓石马一侧都有牵马之武士;王德墓前无;
- 明功臣墓石马发型多为中分,王德墓石马为齐刘海儿;





石羊一:石羊高约1米,长约1.15米;跪伏在草丛中;羊头部和臀部有断裂痕迹;损伤疑似同样为2014年造成,其中头部修复竟然擅自使用白胶粘接,严重破坏了石羊的历史风貌。臀部损伤使用砂石混粘,虽然仍显粗陋,比之白胶都算是好的了。石羊左侧头部长角断裂,右侧长角呈自然下垂至脖颈根部,略微内弯;与前日吴良吴祯墓前石羊相比,吴桢墓石羊羊角已经内弯呈圆,角尖接近耳部。另王德墓石羊脖子相比于吴桢墓石羊更加修长,头部圆润嘴部较短,面部胶原蛋白含量高于吴桢墓石羊,萌度相比于吴桢墓石羊更高。





石虎一:虎长1.30米,高0.35米,虎作仰天状,前腿作拳曲状,已残断。



另外这次没有看到之前网友提到的仅有肩部露出地表的文官石刻,推测仍然深埋地下。期待早日完成王德墓文化公园的建设,可以让深埋地下千年的石像重见天日。至此此次考察结束,回程已经不需要再走原路了,墓园前石板路向前20米走出一个建筑工地就可以到伏家场街路边,之前来时应该是在菜地里面绕了一圈。有感于前述网络地图对于王德墓的记载缺失或错误,今早已经分别在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APP提交了新增和更正的请求并上传了相关资料;截至目前为止百度地图APP已经审核通过,以后大家对王德墓感兴趣的,可以直接按照我上载的百度地图按图索骥,不需要再去趟人家的菜园子了。
文末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北邙客”,一起探寻古迹,寻找古书背后的故事。



-
Biblioklep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03 23:09:27
北邙客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史札记(三)--三代世交百年情 (4人喜欢)
- 行摄--旅途中的美好(下) (30人喜欢)
- 行摄--旅途中的美好(上) (22人喜欢)
- 读史札记(二)--爱笑的人才会赢 (4人喜欢)
- 读史札记(一)--春申行迹图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