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情人节吗?七夕节本和爱情关系不大

一年有多少个情人节?
正确答案是至少12个。
除2月14日广泛流传的情人节外,每个月的14日都有不同的情人节意义。如3月14日是白色情人节,男生在2月14日给女生送礼后,女生会在这一天给男生回礼;不过我们这里所说的情人节,是西方情人节。如果提起中国情人节,我相信很多人脑子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七夕。但是在古代,七夕和爱情并无关系。

01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原名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古代文献中,最早关于乞巧节的记载。而乞巧节也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在当时,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民间将其称之为“七姐”。乞巧节这天晚上,女子聚集在一起穿针引线,共同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所以准确来说,七夕节是女子祈福的日子,真真正正的女儿节,至于祈求姻缘,只是这个节日的副产品。

02
七夕何时演变成今天的情人节
既然爱情在七夕只是附属产品,那么今天,七夕情人节这一概念是如何深入人心的呢?这个首先要从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说起。
当时,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传统节日,抵制西方文化的肆意入侵。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当时各大电视台纷纷举办七夕晚会,大力弘扬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于是广告资本开始进入。媒体大规模制造舆论,说中国人要过自己的情人节。而七夕节这天,有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爱情故事,理应成为中国的情人节。于是,在资本的推动下,以爱为名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七夕情人节被广泛接受。而今天谈恋爱的年轻人,基本都是看着电视长大的,在这种从小就耳闻目染的情况下,七夕节就自然而然的演变成今天的情人节。

今天说七夕就是情人节,我们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妥,但是上个世纪,或者2010年之前,七夕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广泛认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白头偕老"的情感,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这是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将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
03
中国最早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如果说七夕不属于中国传统情人节,那么,我国最早的情人节是哪一天呢?答案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今天,可能很多人对这个节日很陌生,但是在古代却很流行。《诗经·郑风·溱洧》有记载:溱与洧 ,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大意为;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青年男女城外游玩,手拿蕑草祈求吉祥,结伴打闹,赠朵芍药表示爱慕。作为最古老的节日,上巳节。一条核心内容就是男女交友。相较于七夕,上巳节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情人节。

04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
七夕乞巧节虽与爱情交友无关,但古人对其重视程度绝不亚于上巳节。北宋《醉翁谈录》记载,七夕节前后几天,京城道路上车马不通,人流如潮。而这一天的主要目的是就是女子祈福。祈福的方式有很多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穿针比巧,在七夕节这一天,女子聚集在一起穿针引线,以穿针比巧,看谁穿的多穿的快,相传穿的多穿的快的人能够得到织女的垂青,实现愿望。而除了比穿针速度和数量。这一天还会讨一个好彩头,喜蛛应巧,即七月初七各捉小蜘蛛放在小盒内,第二天早晨打开盒子,谁的蜘蛛结了网就是得了巧,结网多、密,就是巧多。而另外一种讨彩头的方式是投针验巧,在七夕正午,端碗清水放置太阳底下暴晒,待水面结上一层薄膜,投入细针。比较水底银针花纹,花纹优美者得巧。

七夕节作为古代最盛大的节日之一,除了讨巧,还会吃巧食。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至低温,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由于各地所用食材有所差异,以至于巧果叫法不一。例如当时上海地区吃巧果,老南京人吃江米条、山东临沂吃云面,但总体上都是以油、面、糖、蜜为主。

05
七夕节的意义
七夕节讨巧,吃巧食作为一种传统习俗,或许还和当时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在过去,那种以小农经济为主生活环境下,长期奉行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男耕女织分工明确。而纺织作为古代女性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也被看作是女德的一部分。女子七夕节讨巧,实则是倡导女性勤劳能干,心灵手巧。所以无论是七夕节穿针讨巧,喜蜘应巧还是投针验巧,其实质是对女子纺织速度、纺织密度、以及纺织的样式提出要求。如果不能达到纺织快,密、美的标准,也就不能称之为巧女。将七夕与女子的纺织联系在一起,一部分是对生活的期待,另一部分也是对女子的生活作出限制。

古代七夕节是女子乞求幸福的日子,但是在现代社会,女性地位与权力大大提升,故而当代女性并不需要靠“乞巧”来获得生活的期盼。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追求更高的教育水平,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努力工作等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通过纺织技艺的高低来分胜负。所以,新时代的七夕节,除了情人节的意味,可能更应该是个提醒女性爱自己,享受自己的日子。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