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的第一年你是如何度过的?
查看话题 >妈妈 不是超人——写在馒头一岁

“不知不觉,馒头已经一岁了。” 我好想用这句话来作为开头,但是,想来想去,觉得不论从哪方面来说也实在是难以用“不知不觉”来形容啊。
这一年对我来说,是漫长、煎熬、各种不容易的,当然同时也有很多满足、开心,现在馒头已经一岁了,对这一年做个回顾和总结吧。
都说十月怀胎辛苦,我觉得,相比十月怀胎,养育的辛苦才是真的辛苦。
1. 妈妈应该是超人
在宝宝出生以前,我做了母乳喂养的功课,做了宝宝每个阶段发育的功课,做了新生儿养育的功课,做了如何科学坐月子的功课。我以为我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来迎接这个小生命。
但是当宝宝出生以后,面对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我才明白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在养育的过程中有多少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跟升级打怪一样,在每一次打斗的过程中,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第一个月馒头哭闹很多,经常撕心裂肺地哭,一哭就是几个小时,这简直就是一上来就给我一个很high level的怪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哪有心思坐月子,整日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做各种尝试,很多时候连饭都没时间吃,经常是一顿饭被月嫂端去热了好几次才吃完。
由于月子里经常没有好好吃饭,导致胃病复发,抱宝宝太多导致腱鞘炎,家里也没有可以代替我照顾宝宝的人,也不放心别人照顾宝宝,整天忍受着胃和手的剧痛,坚持吃喝睡屎尿屁等各种事情亲力亲为。
给宝宝喂奶,由于姿势和经验问题,乳头龟裂很严重,疼痛难忍,白天袒胸露乳,半夜喂奶后痛到难以入睡,每次喂完涂乳头霜,每一次都亲喂。
宝宝在小月龄阶段,胃小,吃不完奶,为了避免过度涨奶导致回奶,使宝宝的口粮不够,不管是白天还是半夜,每次喂完奶以后,都将多余的奶挤出来,前期还不熟练的时候挤一次要花一个小时左右,哪怕再困也坚持。
为了解决哄睡难的问题,我趁宝宝睡觉的时候,读了各种关于婴儿睡眠的书,找到适合馒头的哄睡方法,根据不同的阶段和宝宝的状态对方法做调整,并且坚持这个高难度的事情每一次都亲自完成,特别是在3-5个月期间,他白天的小睡每次只睡半小时,一天要睡6-7次,可以说每哄睡一次都是一次煎熬啊。
为了从小给宝宝养成好习惯,也为了避免喂奶睡着所带来的风险,不抱睡不奶睡,不管晚上吃几次夜奶,不管有多困,都坚持起床坐在椅子上喂奶,让自己一直保持清醒。
为了让宝宝养成独立睡觉的习惯,一直让宝宝睡小床,半夜不管醒几次,每次不管醒多久,都坚持不把宝宝带到大人床上,而我则需要克服一次一次的困意,起床去将宝宝哄睡,哄睡一次花一两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很多时候好不容易把宝宝哄睡了自己却睡不着了。
使用程序育儿法,培养宝宝规律作息,宝宝十个月以前,每天晚上11点给宝宝喂完第一顿夜奶才睡觉,一般都接近12点了,到宝宝早上6、7点左右起床,也保持跟宝宝一同起床。而这十个月的每一天晚上,从前期的吃几次夜奶,到断夜奶后的多次夜醒,再到出现了一段时间没理由的频繁夜醒,几乎就没有连续睡过超过4个小时的觉,有时甚至一晚上只能睡2,3个小时,这长达接近一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天的总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睡整觉就更是不敢奢望了。
坚持纯母乳喂养,产假期间每一次哺乳都亲喂,上班以后在家就亲喂,在公司就挤出来把奶带回家用奶瓶喂,每天花在奶上的总时间有好几个小时。
宝宝的各种问题都亲自处理,从喂养作息到身体问题,通过不断学习来寻找解决方法。
宝宝的各种日用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每一件都是我亲自选购的。
利用宝宝入睡后的一切时间,学习育儿知识,总结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将其整理成文章,同时分享给需要的人。
以上的种种,都是我在这一年中所经历的,也是我当时所认为的我必须做也只能我做的事情,因为我是妈妈,就应该是无所不能的超人。

2. 我做不了超人
虽然我做了以上种种我觉得必须和应该做的事,但我并不能乐在其中。
我不但身体上累,精神上更累。
馒头从小就表现得超高需求,一个不满意就哭闹,情绪问题尤其明显。在我六个月的产假期间,几乎是每天24小时跟他在一起,整个人的状态就像是绷了一根弦,他一哭闹就绷紧,长期处于一种紧张和随时都要崩溃的边缘。
馒头四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我觉得实在憋得受不了了,跟老公商量好趁那天公公婆婆在家,让他们在家帮忙带半天宝宝,我出去透半天气,也顺便看看他们带宝宝的状态怎么样。中午11点过给宝宝喂完奶以后我就出门了,在外面跟老公吃完饭去看了场电影,然后在郊区一个湿地公园逛了一会,回到家是下午6点左右。回去以后公公婆婆说一下午快要累死了,腰都快断了,睡觉不好好睡,不管怎么样都哭,在家哭带出去也哭,真不知道该怎么弄。看到这个情景,我是彻底放弃了以后可以偶尔出去透透气,让他们帮忙带娃的念头了。这也是我在产假期间,唯一一次离开宝宝给自己放的半天假。有了这次的经历我就更不敢留宝宝在家自己出门了,这也说明我们馒头到底有多难带了。
神经绷得太紧难免哪天会绷不住,需要发泄,有时候到晚上老公回来后,觉得还有一堆做不完的事,就经常抱怨,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就吵起来,有时候连宝宝的哭闹都忍受不了了,还会莫名的跟宝宝发脾气。
记得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妈妈写的一篇文章,说一直在家带宝宝,很难忍受宝宝的哭闹,每次听到宝宝哭就很抓狂,有时候心里甚至会想:小孩子太讨厌了,我真想掐死他。 然后在评论里得到了一推网友的diss。我虽然不赞同这个妈妈这种邪恶的想法,但是我觉得她产生这种想法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经历过,就能感同身受这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这个过程的煎熬可能只有有过类似经历的妈妈们才能体会得到,而我也找不到别的办法解决,只能默默期待宝宝长大一些会好带些吧。不过我不想说我能得心应手的应付宝宝的各种事务,我也做不了这方面的超人妈妈。
3. 我不需要做超人
产假结束后,我需要回公司上班,宝宝由外公外婆带。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很不放心的,回公司的半个月以前就开始跟父母做交接,教他们做宝宝相关的各种事情,让他们了解宝宝的作息时间。
刚上班的前几天也老打电话回家,问他们关于宝宝的各种情况,一会担心他们是不是忘了换尿不湿,一会担心他们做的辅食宝宝是否喜欢吃,一会担心他们能不能把宝宝哄睡,总之就是生怕宝宝有什么问题他们应付不了。
但是过了几天我就开始放松了,因为他们将宝宝的事情处理得特别好,并且宝宝跟他们的相处也越来越好,情绪问题也在慢慢变少。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宝宝并不是非我带不可的,我不在家别人也一样可以把宝宝照顾得很好。以前只有我能把宝宝的事情处理好,是因为别人并没有机会练习跟宝宝如何相处,只要有机会,别人或许比我做的还要好,所以我并不需要成为一个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的超人。
这点认识也让我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那就是:从现在开始慢慢准备给宝宝断母乳了。
孕期开始接受的思想就是纯母乳喂养,直到现在我还实施着纯母乳喂养,曾经的我也一直希望做到响应国际母乳协会的呼吁,让宝宝吃母乳到两岁多或者自然离乳。上班以后,每天在工作时间要花一个多小时挤奶,为了让工作不受太多影响,我在公司一刻也不能休息,用休息时间来弥补挤奶所花的时间,而本来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也就五小时左右,这就让我整天跟陀螺一样,不停的转,真是相当疲惫。
现在馒头已经一岁了,奶已经不是主要的营养来源了,不管是奶粉还是鲜牛奶都可以提供类似母乳的营养,所以宝宝也并不是非吃母乳不可,而我也没有必要过分纠结于母乳喂养到两岁以上,慢慢准备给宝宝断奶,让自己轻松一些,也让工作少受一些影响。
现在我也想明白了,我是个妈妈,没有人要求我成为超人,我也不必让自己做个超人。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发明了一个伟大的术语叫“good enough mother”,有一种我比较喜欢的翻译叫“刚刚好妈妈”,可以理解为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70分妈妈”,给少了不够好,给多了又太过了,而70分则刚刚好。
希望未来的我,能做一个70分妈妈,恰到好处刚刚好。
原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谢绝任何转载!
微信公众号:遇见小眼睛(ID:yujian_x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