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图谱正式C位出道!
1 博物馆的社会责任

与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利益不同,现代博物馆是出于公共教育和利用的目的,对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搜集、整理、保管、研究和展出,最终达到知识传播的非正规教育机构。
2 知识图谱的特点
知识图谱能够实现丰富的知识表达、开放互联和基于知识的服务,它在精确语义检索、知识问答、关联挖掘、可视化呈现等方面展现出来的优势,使其能弥补传统信息流带来的获取信息片面化、角度单一等缺陷,有效打破信息茧房。其主要特点有:
- 信息资源更丰富
利用已有关联数据集以及知识图谱的关联能,可以从整个互联网汲取有用信息,获得更多公共资源。
- 数据集成更轻松
支持渐增式数据模式设计,具有动态可扩充性和纠错性。
- 推荐理解更智能
知识图谱能让计算机像人一样理解数据的实际含义,智能地理解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并做出更全面的总结和提供更有深度的、甚至是对立的信息,把相关的知识体系系统化地展示给用户。

3 博物馆知识图谱
从技术角度看,智慧博物馆包括四个层面:一是通过深层感知全方位地获取博物馆数据;二是通过广泛互联将孤立的数据关联起来,把数据转变为信息;三是通过高度共享、智能分析将信息变为知识;四是把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应用到业务中形成智慧。

知识图谱具有的特点使它对二、三、四这三个层面都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它具有构建跨越部门、机构和国界的博物馆知识库的能力,可以扩展博物馆现有数字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支撑智能应用,建立知识图谱、补全因果链条,解决和打破信息茧房,为智慧博物馆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4 应用案例
近年来国内外博物馆以及文化遗产领域,正在完成由专有元数据和私有数据资源到公共开放关联数据的转变,其中较为典型的博物馆领域知识图谱项目如下:
- 大英博物馆知识图谱
2011年,它将文物数据映射到本体CIDOC-CRM上,共发布了1亿条三元组,并将数据链接到世界范围的知识图谱上,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语义检索系统。

- 荷兰国立博物馆知识图谱
2014年,以关联数据的形式发布的藏品数量为548785件,包括两千万条三元组信息,与盖提AAT词表建立了链接。通过关联开放数据,实现了多语言的访问,显著增加了网站访问量和到访参观观众量。

- 俄罗斯知识图谱构建
内容来自俄罗斯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呈现方式,包括时间轴、地图、关系图等。

- Europeana知识图谱
该项目整合了来自欧洲2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数据资源,并成功实现了1500个数据生产者数据之间的链接,发布了三千万条数据记录,共37亿个三元组、几百万个外部链接,成为知识图谱中最大的文化节点。
5 应用方向
利用知识图谱问答模式自动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增强用户互动,提升参观体验;同时通过保存用户的提问和交互信息,收集观众行为信息,分析挖掘观众兴趣点,以兴趣为切入点,全面普及博物馆知识;同时结合线上宣贯平台,持续不断地为每个用户群体提供指向性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将知识图谱应用于讲解设计,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文物故事,在进一步解读文物时,还可利用多来源信息建立文物知识图谱,提供藏品描述、图像、音视频等信息,利用藏品的关联关系,智能化地向观众推荐其他藏品,发散性地提供藏品背后的历史事件,研究成果及研究意义等,构建属于观众自己的博物知识体系。

6 产品介绍

- 文物知识结构
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概念管理,另一方面是属性管理。文物知识结构是文物知识图谱构建的基础,知识结构对于知识图谱中三元组模板有指导意义,同时是三元组抽取工作以及实体和属性的对齐等工作的基础。
- 文物实例
文物实例就是指文物数据管理,在这里可以修改文物数据,以结构或半结构形式添加单体文物或批量添加文物数据,添加数据后可直接生成动态图谱,确认无误后,加入已有知识图谱中,永久写入数据库。
- 文物文本数据处理与动态图谱生成
由于文物文本数据较多,用户通过本系统添加数据时可以选择通过本功能进行文物文本数据处理,分析文本信息,从文本中抽取三元组并生成动态图谱。
- 图谱展示与知识检索
为便于文物信息研究和对外展示博物馆文物知识体系,提供对内/对外文物数据按专题检索功能。在对内使用时,用户可选择检索某个年代、质地等不同维度的文物数据或单体文物数据,通过力导向图的形式予以展示;在对外科普时,提供统一接口数据调用的方式,按照实际需要自由配置页面,满足多平台不同使用需求。

参考资料 《浅析知识图谱在智慧博物馆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