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时代 读书小记

不了解东北,只觉得遥远。历史课本中的知识,也早已经忘却。求学时代,身边也没有东北的同学,于是,那里对我而言,就是远和冷。
但如果说全然未知也不太恰当,我读迟子建的时候,似乎感受到了些许,但又无关地域。
第一次开始关注这个区域,是在南宁。那是一个女司机,我滴滴叫车恰巧是她。上车之后,导航指引,她却连连出错。不好意思的大笑,说自己刚来南宁没多久。我说,我一听您就不是南宁人。她笑笑说,自己是东北的。反正原本十分钟的路程我觉得可能会被延长蛮久,索性聊聊。她来南宁的原因很简单,第一,她家里人差不多都定居在了南方。第二,她第一次来南宁旅游是在冬天,此时的南方依旧葱葱郁郁,而北方则是凛冬。于是,她决定留!但从她的话语中,她又在反复诉说着东北的大米有多香甜。如今想来,我才明白过来,她是个异乡人了,要在不熟悉的城市当司机,想来倒是挺心酸。
第二次关注是因为新闻,一醉酒男子半夜殴打路过的不认识女性。我记得微博上的视频,不明白人心为何凉薄至此,可以对他人下如此狠手。那里也是东北某地。当时办公室恰巧有一个同事是东北人,也已经定居江南。她说自己回老家压根不敢半夜出门。失业等等问题,带来了人们心理上的变化。那时候,似乎慢慢有点感知了。
第三次关注是在b站,鹤岗买房火起来的时候。视频里出现的小镇,似乎还在昨日的世界里。老老的城市,绿绿的火车,时代的步伐似乎被放慢了,像是一个长长的慢动作。那里的房价低到我难以想象,几万块即可一套。但多少人的生活能在那里重启呢?
后来,开始在故事中找寻。
第一本,在一个深夜读完。《冬泳》
第二本,正在进行。《聋哑时代》
刘义达 狂热聪颖的异类 清华也不过他人生的驿站 到美国后杀害妻子 人生于他可能也是一场实验?
袁杰 多重影像的疲惫者 懂得人情世故过早的人 终其一生 也忘了自我是怎样 可能也不会在夜深人静时追问自己 你想活成哪般模样
我如今还在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