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德星茶业 | 饮茶而思其源,中国茶叶之起源
茶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更是文化的媒介。透过茶叶,可以看到市井文化里的温情,高朋满座时的风华,琴棋书画中的文雅,几千年来茶文化渗入到中国的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

饮茶而思其源,知晓茶发于何处,是一个成为茶人必备的知识点,亦可彰显自己对于茶的尊重,体现茶人素质。
茶,在中国古代又称为茗、荼等。茶的起源也存在很多的争议,我国最早提及茶的典籍是春秋时期《诗经》中写到:“谁谓茶苦,其甘如荠”。

而正式记载则是在东汉时的医书《神农百草经》中说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就连当今被中国人尊称茶圣的唐代人陆羽,在他的千古著作《茶经》中也曾写下:“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加以佐证。说明早在三千多年的中国古人就已经发现并开始利用茶了。

茶的年代大事记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4)汉代:
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唐代饮茶文化盛行。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成了一种风潮。
(7)元代:700年以前,开始出现散茶。民间则以散茶为主,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开始出现泡茶方式,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为明代散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8)明代:600年以前,朱元璋废团改散,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10)近现代:
■ 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 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 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11)现如今
中国茶叶年度生产总量早已突破百万吨大关,2019年中国全年茶叶产总量高达279.34万吨(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九德星茶业,秉承原生态、好原料、好工艺、好品质,匠心做好茶的思想,以“人”为本,以“茶”为媒,以“文化传承”为先,在茶叶生产、制作、包装、推广过程中,融入传统制茶技艺、国学文化精髓、人文绘画书法等元素,通过茶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做中国茶文化传承的传播者与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