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乐队过度使用Programme的讨论

似乎现在有个趋势,越来越多的乐队现场都开始用Programme代替三大件以外的周边乐器了,用彭裤子的话来说“台上一下子感受到文艺复兴了”。而这好像也顺应了年轻观众的口味,同时也为乐手们减轻了演奏压力,可以一门心思投入到与台下的互动中去。
不过对于从90年代就开始听打口带的乐迷(迷的是音乐,不是乐队)来说,有点小别扭。现场看演出,这一代人喜欢看的是乐队演奏和演唱,而不是晚会常见的灯光舞美和串场口播。不过自从Rap流行和DJ文化大行其道,也许年轻人更喜欢略带夜店风的电音,主唱(歌手)和颜值(造型)出众的乐手比音乐本身更容易受到关注。反而乐队手里的家伙发出什么声音已经不重要了。
这也使得一些乐队投机取巧,演出前找个制作人给U盘灌好Programme,只要鼓手不出错,台上其他乐手给主唱伴舞就OK了。更有甚者,连和声伴唱和吉他SOLO都提前做好了(比如小组里有人提到过那个爱吃烤鸭的PUNK团)。
总之,恰当的使用Programme(替代键盘手、管弦乐、特殊声效及一些点缀乐器)会给演出现场增色不少,但过度使用貌似不如台上直接卡拉OK好了。摇滚乐和独立音乐最大的魅力还是现场的人发出的声音,而不是用机器预制好的。长期这样下去,也许制作人的水准提高了,但乐队自身的功力一定会直线下滑,乐手们沦为伴舞,主唱们最后和那些选秀歌手不分伯仲。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