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真的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吗?

复合情绪:后悔——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
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小说,柠檬注意到近几年有一个比较流行的小说题材叫“重生”,就是:
主人公在死去后带着记忆回到过去又重新活一遍,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梦想。 因为我们生命中有太多的后悔和遗憾,我们总是说“如果我当初那样做就好了”“假如我当时换一个选择,现在人生肯定不一样了”,每当这种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后悔的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后悔是基于对不利或相对不利行为结果的反事实思维诱发的一种复杂的负性社会情绪,它包含了难过、不幸、罪恶、懊恼和无助。
从概念上来看,后悔其实是由反事实思维所诱发的,那什么是反事实思维呢,它指的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并经过重新认识,建构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会想一些与事实相反的另一种可能性,比如:
你迟到了,会想“如果我早点动身就不会迟到了”,但事实上你没有早点出发,你也确实迟到了。
而这种对现实状况的不接纳,会让我们对当下产生深深的不满与无力。

后悔的产生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对先前的判断做出认知性后悔,比如两份offer,你选择了B公司,但过了一年你发现A公司的发展前景更好;
第二,对过去做错的某件事感到后悔,比如酒驾出车祸,害自己受了伤,后悔自己不该酒驾;
第三,对先前不自觉行为引起的负面后果做出判断性后悔,比如考前没有好好复习,结果考试挂红灯,为之前没认真复习而后悔。
那对应的我们想要解决后悔情绪,就要学会从这三方面进行接纳。
首先是进行自我接纳,原谅自己的不完美。
前面提到后悔的第一种形式就是对先前判断做出的认知性后悔,我们总希望自己做出的每个决定都是正确的、明智的,但事实上,我们就是个普通人,我们做不到那么完美。
比如今天出门没带伞,路走到一半却下雨了,自己被淋成个落汤鸡,这时你确实会后悔,但也不必过于纠结,你出门前没注意到天气预报,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但是接纳自己,并不代表你就要就此停滞不前,我们还是要从后悔的事情中学会反思。
比如:
下次出门前要注意天气,这样吃一堑长一智,你的这些后悔就会越来越少。
其次是学会接纳已经发生的事实。
通常当我们犯错后,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为自己进行辩解,对别人的批评进行攻击,但冷静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你的那些话与其是说给别人听得,不如说是说给自己听得。
因为你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这个情况,所以才会希望这个事情没有发生就好了。
比如因为酒驾出车祸,这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做再多假设,也只会让你更痛苦,而且你最终还是要接纳这个事实,所以不如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最后是对人、事、物,对命运的接纳,做自己能做的。
我们对人对事总有很多要求,但它们未必会按照我们预想的来进行,结果有时会偏离你的期待,这时你会懊恼后悔,会想当初如果采取另一个方式是不是结果会更好,但这种假设只会加重你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我们需要接纳这种不符合我们期待的、意外的情况出现,但前提是,你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减少“人为意外”产生的几率。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想咨询更多问题可以直接私信我【咨询】。
本文由柠檬心理课堂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