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来晃去的人》[美]索尔·贝娄
《晃来晃去的人》
[美]索尔·贝娄
出版于1944年,记录了1942年末到1943年4月 一个即将待参军二战的青年在城市中晃来晃去的日子。
1. 从前人们习惯于经常表白自己,对记录他们的内心活动并不感到羞愧。而今,记日记被认为是一种自我放纵、软弱无能、低级趣味的表现。因为这是一个崇尚硬汉精神的时代,这是一种拼搏精神、苦行主义、严酷作风的混合物。
2. 我兀自坐在房间里,期待着一日之内微小的转变:女佣敲门、邮差露面、广播节目,以及某种思想的确实可靠、循环反复的骚扰。/ 无可奈何,只有等待,或者晃来晃去。这越来越使人意气消沉。显而易见,我在一天天堕落下去。我在贮存无穷的烦恼,满腔的怨恨。它就像各种酸一样腐蚀着我慷慨善良的天赋。
我对这些东西既看不清楚,也想不明白,我感觉到的与其是非正义或无人性,不如说是迷惘。
我不知道该怎样利用自己的自由。
流血是肯定的,流血的理由却又模糊不清。
3.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滑稽或荒唐的因素,谁也不可能完全克制得了。
4. 生活只有在某种妥协之中才显得丰富多彩
5. 他看待世界,就好像船在地上,看着一片缥缥缈缈的流云。(真实的世界并不在眼前)
6. 我们所追求的世界,永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我们所期望的世界,永远不是我们所得到的世界。
7. 不管我愿不愿意,他们是我的同时代人,我的世界,我的社会,我们就像同一情节中的角色,永远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我也明白,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我有可能存在。
.8. 我们太了解自己了,因此不能接受对自己的赞扬,只能相信别人的批评。
9. 我们每个人要为拯救自己而负责,这就使人变得伟大。(人 为什么会伟大?)
10. 我们都为无边的贪欲所苦。我们的生命对我们是如此宝贵,我们小心翼翼,生怕虚度。也许替代贪欲的一个更好的名称是“个人命运感”。我们有我们的计划和理想,这也是危险的。它们就像寄生虫一样能够消耗我们,把我们吃光喝光,使我们气息奄奄。然而我们总是吸引着寄生虫,仿佛我么渴望被吃掉似的。
11.“人生的一切欢乐都基于外界现象有规律的变化。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循环,花开结果,诸如此类循环往复的欢乐,我们可以 而且也应该尽情享受它们,这就是我们尘世生活的重要源泉。可如果对这些千变万化的现象无动于衷,对一切美好的召唤漠然置之,那就会恶念横生、弊病流行——我们把人生看成可憎的负担。”
12. 烦恼就像身体上的疼痛一样,使我们敏感地意识到我们活着。当我们所过的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支撑、吸引、激动我们时,我们就会追求它、向往它,甚至宁肯遭受窘迫、痛苦,也不愿变得麻木不仁。
13. 歌德的感受是对的。他说活着就是希望,死亡则结束选择。选择的余地越小,我们离死亡越近。最可悲的莫过于希望已经断绝,而生命尚在苟延。终身囚禁就是如此,某些国家的公民也是这样。看来最好的办法是得过且过、盲目地活下去,仿佛那平凡的希望并未动摇似的,然而这需要惊人的自我克制。
14. 我要告诉他,我的最高理想结构就是求得自我的解放。
当我们似乎在专一地,甚至拼命地保存自己时,我们倒宁肯抛弃自己。在许多时候,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抛弃这自己。有许多时候,我们的思想不够纯洁,我们对外界不甚了了,我们在转向内心, 作茧自缚,因此那时候,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停止这种我行我素、碌碌无为,专为自己的生活。
我们为自己负责,才是我们的人性所在,我们的尊严所在,我们的自由所在。
15. “追求”的意义: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渴望得到纯粹的自由。(?)
16. 使人厌世的并不是爱情,而是我们不能享受自由。
17. 我不再对自己负责了,我为此喜悦。我掌握在别人手中,卸下了自决的包袱,自由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