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初中午后,放学路上的一件小事
周末的夜晚来临,我骑上共享单车,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着,街道上灯光使人迷离。最近一段时间,有个声音,一直不断萦绕在我脑海中,它暗暗说着:“你怎么还不着急啊?”于是我决定写下来,寻找它存在于记忆中的原因。
那个时候,是初中的一天午后。我们前两年的初中新校区离家很远,在一个郊外的地方。因此,几乎大部分同学都会有自己的一辆自行车,作为回家的交通工具。那些年,偷盗案还是比较多,经常发生单车失窃的案件,并且能够被找回的几率很小。因此,自行车比起电动车就多了一些安全性,即使丢失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惋惜。
我习惯和我的一位初中死党一同回家,他家离我家不远。每天中午放学,我们都会结伴而行,那天也不例外。当时的校外门口是有小吃摊的,我们每天回家都不太会好好吃饭,一般都会用自己仅有的一些零花钱,买一些馍夹菜,或者一些炸物。然后,一路边骑车边吃。
那个时候回家的路大概骑车子二十分钟左右,但我们并不急于回去,到家通常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回去的那条路又直又长,一眼都望不到头。午后时分几乎没什么车辆,记忆中那条路,很白,中午的阳光很强烈且过曝,看不清楚细节。我们就慢悠悠骑车,压马路,每天如此,现在回想起来,已经再记不起更多的细节。
当时我的外号叫“迷彩”,这个和我骑的那辆车有关系。我的那辆车是“改装”过的,喷了漆。当时有段时间,我迷上了军事。车子本身的颜色是黄色,我并不是很喜欢。于是买了几罐喷漆,把车子的底色先都喷上了深绿色。然后又在底色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黑色油漆的纹路。这样看起来就跟“迷彩”的颜色很像了。再骑车去学校的时候,自然收获了一些瞩目的眼光,为此我还得意了一阵。但是好景不长,很快,我就开始对军事失去了兴趣,这辆车的颜色在这时,也显得开始让人厌恶起来。
我们两个依旧在那条路上弯弯扭扭地骑着车。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们扭头往后看,是当时教我们英语课的老师,她骑着自己的那辆老式的横杠自行车,飞快从我们身边驶过。她当时已经上了年纪,印象中大概快六十岁了,其实教我们是因为已经退休,但是又重新被学校返聘回来的,她也是当年我的英语启蒙老师,在此之前我的英语一沓糊涂,尽管现在仍不是太好,但是她还是帮我打开了一扇窗。现在回想起来,她的那个年纪会教英文的初中老师其实并不很多。仔细推算,当年中美建交也才三十年,她应该至少是在三十岁之后才开始学习英语的,很有可能是当时改开后的第一批英语学习者。
她很快超过了我们。在我们身边留下了一句话:“你们怎么还不着急啊?”正是这句话,它随着近些年,年纪的增长,变得愈发清晰。像是从记忆的一团雾气中逐渐凝结起来,形成晶体,呈现在我面前。当我写下这句话语,我还是会暗自惊讶,两年骑车子的日子中,回过头来回忆,我竟只记得这一句话。
我们为什么不着急?仿佛那条路永远不会骑完,而放学骑车回家的日子也永远不会过完。我们每天都是如此度过,那位英语老师为什么那么急迫超过我们?或许她的家中还有其他家人等着她吃饭,或者她暗自觉得年纪已经比较大,生命剩余的时间并不会很多,她想把时间过得再充实一些。
而这些如今都不得而知。只是到头来,那位老师的那句话仿佛成为了一句谶语,映照在自己生命中。这么多年来,自己都仿佛处在慢半拍,后知后觉的状态。所有的人生步骤都仿佛是在推着自己向前驱动,自己是很被动的。那种顿感,随波逐流逐渐充斥在生活中,直到等待这句话再次出现在脑海里,并且挥之不去。
我现在依然骑着车子,游荡在街头。那句话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暗暗反问自己:“你怎么还不着急?”而街头的人群,依旧涌动着,伴随着繁华的夜景,成为一碗香料十足的人汤。我停下车子,看向每个人,又心里悄悄问他们:“你们着急去哪里?”而这种心中的暗语,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回复,也并无答案。就像那天午后,那件无名的小事,它产生在记忆中毫无来由,但随之又再也无法抹去。
© 本文版权归 CharlesAnyway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