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坚持读书的理由是什么
查看话题 >一时瓣课云读书会VOL.38|《顿悟的时刻》:带把“小说解剖刀”重达故事现场
“顿悟,正是精神世界被照亮的时刻。”
曾经暗暗隐藏在思绪迷雾中的念头,经过一瞬的点拨,突然变得“云开月明”起来。
书中的顿悟,更像是一种意识的觉醒,那些在生活中收获的点滴,心中某个一闪而过的想法,突然借着书中的人物,经由作者的笔一下子表达了出来。
一字一句都好像敲击在心脏上,将那些朦胧的想法串联起来,获得了思想上的升华。
像是终于爬上了山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有的风景也终于尽收眼底。
每个人都只能拥有一种人生,但是在书中,无论是被作者赋予某种思想的虚构人物,还是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物,通过不同人生和观点的碰撞,总能获得意想不到的顿悟时刻。
在《顿悟的时刻》这本书中,张悦然截取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瞬间,淬炼成小说独异的配方,分享了阅读给予读者的深层愉悦和思想启蒙。

作者利用自己的阅读和创作经验,解答了读书和写作的种种疑问,深挖多种写作的逻辑,剖析当代文学巨匠的生平与作品,带领读者发现写作的多重方法,找到用文字表达思想的密码。
“作者刻画的每一笔,都在约束人物,建立起边界。而到了结尾,作者所追求的却是最终边界消失的时刻,读者跨过人物,穿越故事,来到一片自由开阔之地。为引领读者抵达那里的使者,人物的使命已经完成,陷入了沉默。他们的意识就此熄灭,却并未终结,因为读者代替了他们,接过了他们所思考的问题。在小说结束的地方,读者将会在这个作者与自己共建的精神空间里,开启一场新的思想跋涉。”
9月6日,一时瓣课云读书会特邀当代小说家张悦然,以作家的角度解读作家,用一把“小说解剖刀”带我们重达故事现场,拆解经典文本,并认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巨匠,以另类视角剖析,我们所不知道的小说背后的深长意味。

在此课程中,我们会讲到:
1.是什么促使作家动笔写一篇小说?
2.什么是文学中的顿悟时刻?“顿悟”为什么更适用于短篇小说?
3.大众小说为什么能感动更多的人?
4.次要人物为什么同样要丰满?
5.村上早年的读者为什么正在离他而去?
6.《2666》中阿琴波尔迪的巨人形象之谜
分享嘉宾

张悦然,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知名艺文主题书系《鲤》主编。
著有长篇小说《茧》《誓鸟》《水仙已乘鲤鱼去》《樱桃之远》,短篇小说集《十爱》《葵花走失在1890》《我循着火光而来》。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等奖项,也是入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十爱》,Jeremy Tiang译)的华语作家。
分享时间
2020年9月6日 周日19:00
活动地点
线上微信群
(文字+图片+语音讲解)
活动价格
8元/人
报名方式

微信!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与
如报名后未成功入群
请联系瓣课君(微信号:bankejun1)处理
(此活动不能回放,逾期请勿报名
若过期报名,活动费不予退还)
给我片刻时光,
赠你一瓣思量。
一时瓣课,
期待与你在云端浪漫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