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老师问答(第92期):开学了,该如何平衡练琴和写作业?
投稿:
喵老师你好,我儿子是暑假时候开始学琴的,现在马上要开学了,上二年级。因为他刚开始学琴,整个假期也对练琴比较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开学了,要做作业,要上课外班,还会不会像假期那样练琴了。
想请教一下喵老师,像我儿子这样刚开始学琴的,每天要练多久的琴?因为我们也怕他作业多了就不好好练琴了,其实我们还是希望他学琴就能好好学的,不要因为作业啊或者什么的,就三分钟热度,还是希望他能每天都练一练琴。但是我们也不太懂到底每天练多长时间比较好,还请喵老师帮我们指点一下。谢谢。
喵老师解答:
对于上学的孩子们如何平衡日常作业和练琴,我想和大家分享下面这几个方面:
1、 钢琴,只是学习的科目之一
我们先不说练琴,不说写作业,不说如何平衡两者的时间安排的问题。
我们先来说另一个词,叫做“快乐学习”。
这个词的逻辑其实还蛮奇怪的。
“快乐学习”的潜台词,就好像是在说:你得先把学习这件事情定义为痛苦的,所以才需要额外地提出“快乐学习”的概念。
但如果你原本不觉得学习是苦的,那也就无所谓快乐不快乐了。
那么我们现在说的,要去平衡练琴时间和写作业的时间,其实是你人为地把学钢琴和学语文数学这些科目区别对待了。
学钢琴,和学英语、学数学,原本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科目不同,内容不同。
所以,还是个心理认知的问题。
你如果从心理上把弹琴和学数学当成一回事,就不会觉得做不同科目的作业是需要平衡的了,不过就是做完了英语作业,做数学作业,做完了数学作业,做语文作业,做完了语文作业,做钢琴作业,只不过钢琴作业不是在书桌上做,不是在练习册上做,而是换了地方,到钢琴上去做了。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家完全可以把做钢琴作业提到前面去。现在小学生普遍下午放学早,为了避免晚上练琴打扰邻居休息,建议大家趁着时间早,下午一放学回家,就先把当天的钢琴作业完成,之后再安静地做其他科目的作业。
2、 每天,定时
大家经常会问“如何平衡练琴与写作业”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因为很多孩子每天的练琴效率实在太低,练了好久都练不好,光是弹琴一项就占掉了大量时间,搞得没时间写作业,导致这些孩子都要“挤”时间练琴。
但时间光“挤”是挤不出来多少的,还不如考虑一下如何提高单位时间的练琴效率。
我的建议是:每天,定时,去练琴。
每天,就是字面意思:每天。
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热乎劲过了就懈怠,不能兴致来了就练、没心情就不练。
不管你有没有兴致,每天都要练琴。
但是每天不用多练,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一个时间段来练琴。
如果作业太多,不仅有学校里的作业,还有课外班的作业,那么就定每天练琴1-1.5小时。如果作业不太多,或者虽然作业多,但孩子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或者孩子可以在学校里完成一部分作业、而不用太多占用回家时间,那么就可以定每天练琴2小时以上了。
要想练琴效果好,时间一定要够。熟能生巧,大多数时候,琴弹得好,都是时间堆出来的。
如果你问每天练琴少于1小时,只练30分钟、40分钟,行不行?
行是行,但是这么短的练琴时间,效果不会好,用《哈农》打打手指、用音阶琶音来热热身,也差不多要20分钟到半个小时呢。所以,每天只练三四十分钟,还要效果好,不是在强人所难,就是在自欺欺人。
3、 不求快,但求稳
说完了定时练琴,我们再来看看如何追求练琴质量。
练琴要有效果,关键是要细水长流。
盲目追求每天练得多、练得快,其实没有必要。某一天练得多,可能第二天就忘了。所以大家在练习的时候,最好先把曲子分分段,从一大段里再分出几个小段。
每天就练好这一到两小段的内容。
有的同学练琴很着急,拿到一首新曲子,急急忙忙往下弹,可能识谱速度确实很快,但是忘得也快。
所以,大家最好还是每天分配好工作量,今天练第一小段,明天练第二小段,这些小段可能只是4个小节、8个小节,但是如果每天都能扎扎实实地练熟这几个小节,一个礼拜下来,就已经积累了很多内容了。
并且,在练的时候,大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弹了几页纸的谱子上,而是放在音响的质量上,自己用耳朵听自己的演奏,不能总是依赖于上课时候让老师坐在旁边帮你听、帮你纠错,你自己练琴的时候,就要锻炼纠错和改错的能力。
把注意力放在节奏的稳定上、音高的稳定上、双手配合的稳定上,不要在练习一首新曲子的初期就盲目追求速度快,而是要在一开始就弹得正确,后面有你快的时候。
一开始不熟练,快不了,就用慢速来练。
要多慢呢?
要用一个慢到你能保持节奏、音高都不会出错的慢速来练。你只有把这些基本要素都弹对了,才能在正确的基础上,越练越熟,越熟越快。
所以在这个第三点里,我们才会着重强调:不求快,但求稳。
综上,如果同学们每天的日常练琴能够做到“定时”和“定量”,基本上已经保证了练琴时间的固定性了。
但还要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每天都有了个固定时间来练琴,但不能只出手指不出脑子,不能说我混过了这段练琴时间就可以了,这是不行的。浑水摸鱼,最终还是会被老师指出各种问题,还是要返工,进度走不下去,自己心里也不痛快,反而要占用更多时间和精力。
那怎么办?
这要是平时学琴的曲目,多练几节课也就算了,那要是碰到考级曲目呢?考级时间是固定的,报了名,就要抓紧练,时间不等人,就算没练好,到了考试时间,硬着头皮也要去考了。那该怎么办?大多数同学采取的策略是加班加点地练琴,但问题是,考级周期往往和期末考试周期撞在一起,尤其是那些考高级别的同学,往往要在期末考试复习周期开始之前就要先开始准备考级曲了,那两个考试周期撞在一块,弹琴没弹好,就要延长每天的练琴时间,这就又挤占了做作业和复习文化课考试的时间。
这种情况,就特别考验同学们的时间管理能力了,也特别考验同学们能不能做到高度自律了。
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手忙脚乱的情况出现,同学们一定要在日常学琴的过程中就刻意去锻炼自己的“自律”,固定时间,固定练琴,练琴也要练得有效率,要重视质量,重视进步,重视真正的收获,而不是粗暴的时间堆积。
最后,希望本文的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同学们做好练琴和文化课学习的时间规划,能够两手抓,两手都硬。也祝大家在新学期都能有新收获,学什么都会,考什么都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