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手父母的你是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
查看话题 >职场妈妈悲喜录
三年多前,我成为了一个妈妈。 从那一刻起,我的人生开启了非常重要的新副本,一路打怪升级。 老实说,“妈妈”这个角色的责任和担当,我是慢慢意识到的。 刚出生的时候,我看着熟睡中的小到只有两个巴掌大小的娃,觉得他更像是一个智能的真人玩具。看着他脸上头上在阳光下闪着光的细细的绒毛,觉得真是太可爱了,太好玩了。又不禁暗想,这么弱小能养的大吗?我不会把他折腾死了吧? 事实证明,是我多虑了。是他快要把我折腾死了。
1.全职妈妈的那些日子
我几乎工作到生育前的最后一刻。生完孩子以后,因为母乳喂养、孩子太小无人照顾、赶上过年长假、想要多陪伴幼孩等各种因素,我在家休了近8个月的产假。 老实说这8个月根本不能叫做“假期”,因为太累了,这毫不夸张的就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没有之一。 我也因此体验了八个月的全职妈妈的生活。 最大的困难是睡眠不足。我每天的睡眠不足5个小时,并且不是连续的,大概会分割成3-4次,每次1-2个小时。 这不是一天或者一周。对于我这种健康的年轻人来说,几天不睡觉都根本不算什么,因为后面还可以马上补觉。我并不是矫情。是几乎整整一年连续不间断的每天睡3个1.5个小时。每天每隔2个小时喂一次奶,我像永动机一样从不间断。喂完奶以后是哄睡,然后像小偷一样蹑手蹑脚的起床吃饭洗漱处理杂事,还要抱着育儿书和手机临时抱佛脚,偷看答案一般赶紧查询学习应该怎么解决一路上打怪升级遇到的各种问题。偶尔什么也不做睡过去,2个小时以后也必然被孩子的哭声吵醒,日夜如此,循环往复,仿佛一个圆,没有终点。每天夜里凌晨一点两点三点四点五点六点的夜色,我统统都见过太多太多次。 我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没有自己的时间。每分每秒都精神高度紧张的照顾着这个人类幼崽。担心他喝奶呛到,要拍嗝。担心每天不停哭闹是拉屎了?饿了?冷了?热了?肚子痛了?想出去玩了?想睡觉了?统统试一遍。担心他睡着被棉被捂到窒息,会浅睡眠中不停检查被子。担心他醒来跌落下床,会一直抱着他陪着他,上厕所也带着他。 我感觉我快要窒息了。 直到现在我依然非常佩服那些长期独自带娃的全职妈妈。单枪匹马的全职妈妈真的是超人一样的存在。在看似岁月静好的背后,她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时间、精力和代价。
2.艰难的决定
我很早就开始打听托儿所的入学门槛了。我和小窝窝粑粑带着小窝窝跑了十几家早托育儿机构,得到的答案都是小孩必须会走路,尽量能自己吃饭。吃饭不成问题,从6个月加辅食就是小窝窝自己吃的,大运动发展的也很好,等到13个月,走路的目标也自然而然达成了。然而真到了要送去早托班的那一刻,我犹豫了。 小窝窝太小了,只有不到一岁半。我不知道他怎么面对第一次离开妈妈,怎么面对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他还从来没有一整天见不到我,他还不会说话。 这其中的艰难我曾经写过,记录下这些心路历程,仿佛对我自己也是一种巨大的总结和反思: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送去第一天入园的时候,我在托儿所门口站了很久,可能有几个小时。虽然事先我给小窝窝提前很久就一遍遍说明你去的那里是个游乐园,放心玩,妈妈天黑前就一定会来接你,小窝窝还是在里面大哭起来,我偷偷站在门口角落忍不住泪流满面。 那天夜里我和小窝窝粑粑讨论到凌晨,我动摇了,我差点就发出了辞职信。我已经顾不上什么个人的成长,家庭的风险,夫妻的和谐,经济的考量了。我不想让小窝窝去托儿所了,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回到原来的全职妈妈的生活。 讨论到最后,小窝窝粑粑无可奈何的小声说道,我永远支持你,但是你必须理性思考,而不是感性用事,全职妈妈真的太累了,我只是希望你不要丢失你自己而已。小窝窝他能够慢慢适应最终走向独立的,你要相信他,也相信你自己。 是啊,我相信小窝窝,就像相信我自己。
3.步入越来越好的正轨
选一家不错的托儿所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整个白天,有一群大人,分工明确,心态积极,形成一个系统在照顾着你的孩子。不会像独自带娃的妈妈一样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心态崩溃。 我渐渐发觉,虽然我陪伴小孩的时间变少了,陪伴的质量却变高了。我不需要去疲于应付白天手忙脚乱抱着孩子买菜做饭做辅食,因为托儿所有专门的营养均衡花样百出的幼儿餐。我不需要买很多的玩具让孩子独自坐在家里玩,好让我有片刻时间去晾衣服洗碗,因为托儿所里有各种性格的小朋友相互陪玩,打打闹闹中习得交往的技巧。我不再会带了一天小孩累了一天后晚上躺在床上发现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做一样沮丧抑郁,然后还被整夜整夜的叫醒,因为我有了更多的事情去做去获得成就感。我不再看着时钟期待着孩子赶紧睡觉赶紧消停赶紧天黑,而是下班后迫不及待跑去接孩子回家和他好好相处一整晚。 牺牲一切的妈妈,原来并不健康快乐。而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妈妈,不是吗? 相处时我们彼此珍惜,全心投入。分开时,我们彼此牵挂,但我们都学会了找到自我和独立。 不需要沉重的伟大,只需要量力而行。我们彼此接受,彼此体谅,这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我们都越来越开朗快乐了。
4.爱不是牺牲,是自我的重塑
我的朋友大多和我差不多大,有很多都是刚当了妈妈。她们常常和我聊天的时候会焦虑纠结,是做个全职妈妈,还是做个职场妈妈? 孩子非常小的时候我也有点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建议,我也会尽一切可能最大时间的陪伴孩子。但等到孩子都大点了,我毫不犹豫坚定地告诉她们,一定要做个职场妈妈。 我并不是想要累死她们。即要像男人一样能赚钱有事业,又要做个尽职尽责牺牲自我的妈妈。 我只是害怕她们会渐渐社会退缩,从而陷入付出一切时间,丢失自我的伟大妈妈的危险境地。 我是一个很自我的人。我也根本不想做什么伟大的妈妈,我只想做一个平凡的妈妈。曾陷入牺牲自我,为孩子付出一切的泥潭的我,在那些以泪洗面的反思中,意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自我没什么不好的,要勇敢的说出来。自我的妈妈,对自己是件好事,对孩子,对丈夫,也同样是一件好事。
5.职场妈妈更健康快乐
全职妈妈几乎需要长期甚至一辈子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给孩子和家庭,而社会认同的成就感几乎等于零。 这让全职妈妈有一种强烈的付出感。 一方面觉得自己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所以必须把育儿和照顾家庭当作自己的事业一样来做,并且必须付出一切,必须要做好,孩子不成功,家庭不美满,就是自己人生的失败。 另一方面,这种强烈的付出感,也无形中会要求丈夫、孩子去认同,去体谅,甚至要求丈夫和孩子按照自己的控制和想法来生活,以此作为他们对自己付出一切的报答。这种要求几乎是强制性的,甚至是弱者占据道德高地的姿态。 这样的两方面对自己对别人的心态,都是非常不健康的,甚至有时候会发展成深度的抑郁和变态的控制欲。 而职场妈妈不一样。职场妈妈会拥有更多的不同的事情要做,也就获得了更多不同的心理支持系统。你的工作,你的事业,你的成就,你的爱好,你的收入,你的社会关系,你的朋友......都会成为你的心理支持系统的一部分。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座房子,全职妈妈只有一两根「顶梁柱」。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这根“家庭和孩子”的柱子被背负了全职妈妈一生的意义,被寄予了全职妈妈一生的厚望,压力太大了。一旦人生刮起一点风浪,家庭和孩子这根顶梁柱有任何风吹草动,人生的房子可能就会全部坍塌。而真的到了这根柱子该从人生中撤场的时候,比如孩子长大了应该独立的时候,有的全职妈妈会舍不得,甚至无法接受。这对孩子找到自己人生真正的自我其实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很多孩子可能一辈子都爬不起来。 而职场妈妈的人生的房子,拥有很多根「顶梁柱」。其中一根柱子晃动的时候,或者要撤场的时候,房子依然稳定。这是更有安全感的人生的房子。这样的房子对妈妈自己,对孩子,对丈夫来说,压力都会更小,也更加容易轻松的驾驭。
6.一只手搬砖一只手抱娃的苦与累
职场妈妈比全职妈妈更轻松吗?也不是的。绝大多数的职场妈妈并不是为了逃避育儿责任,而是想要用更健康的人生状态去承担这份责任,建立一个更健康的家庭模式。 家庭是一个风险互补的整体,需要一个相互替代的平衡。如果家庭变成一个流水线工厂,丈夫只负责赚钱,不需要带娃做家务,妻子只负责带娃做家务,不需要赚钱。这样看似分工明确,效率大增,其实家庭系统会特别脆弱,家庭风险很高。这要求两个工人必须永远同时在线,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和掉链子,因为另一方根本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提供帮助或者接盘,整个家庭就会非常容易陷入混乱。 而分工在不同的领域,彼此站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两个人根本不知道对方做了什么,有多辛苦,并没有并肩作战的同壕战友的情义,反而相互不理解的间隙会随着时间与日俱增。 没有感同身受,就永远谈不上真正的理解。 男性需要家庭生活的参与,女性也需要社会生活的参与。 女性职场工作不是划水,当然也会有工作压力。压力会让妈妈更加明白,原来爸爸也不容易。因为工作的压力,妈妈也开始更多的反思如何让爸爸参与到家务和带娃的家庭生活中来。这是好事,是整个家庭真正走向步调一致相互协作的开端。 工作压力从某种角度也会带来一些安全感和成就感。当你因为做全职妈妈而变得离不开一个人的时候,也就给了别人为所欲为的权利。你会越来越想要抓紧这段关系,要求这段关系,又不得不屈从于这段关系。抓得越紧,跑得越快;跑得越快,就会抓得更紧。这段关系很可能会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而能离开一段关系,才能改善一段关系。而且你会发现,原来女性也可以在工作中做的很好,有能力立足社会,妈妈也可以给孩子和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家庭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健康和坚固。这种成就感让你育儿路上能做一个更加强大自信也更加值得依靠的妈妈。 我希望我可以跟小窝窝说,因为你,妈妈变成了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跟小窝窝说,因为你,妈妈牺牲付出了很多。
7.职场上,做个职场人,而不是做个妈妈
职场妈妈面临着一个很容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问题:角色完全而快速的转换。 职场妈妈很容易把妈妈这个角色带入到职场中去。所以常常会有“我家小孩生病了,所以我这个工作没做完。”“我家孩子还小,所以我没办法出差。”这样的事情发生。 职场妈妈,确实非常不容易。为了兼顾到家庭和小孩,有的时候,是真的不得不选择一份不那么繁忙,也不那么重要的工作岗位。这不是退缩,不是懦弱,而是勇敢,是担当,是承受,是责任。小孩,确实是一个超级吞噬体,不停吞噬你的时间、精力。 但从早上送走孩子去上学的那一刻起,妈妈的角色就暂时下班了。你要不断提醒自己,这是工作时间,你需要忘记妈妈的角色和状态,你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工作者,而不是一个需要特殊待遇特殊关爱的妈妈。你需要尽最大可能把工作做到最好,而不是拿孩子做借口敷衍工作。其实最后你敷衍的不是工作,而是你自己的人生。 社会确实对职场妈妈甚至对整个女性都存在歧视。这种歧视其实可以理解。因为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不是关爱组织。想要在社会生存,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同情。 而面对歧视的最好方法,不是去要求特殊照顾,不是去要求关爱女性,这样从本质上只会造成更大的歧视。职场妈妈面对歧视最好的做法,就是尊重工作,为工作负责。
8.事业和育儿如何兼顾
网上曾有一个段子,谁才是最出色的身兼数职的运营经理。答案有趣又心酸,是妈妈。 育儿和事业同时兼顾,还会产生更多的细节的问题,学校接送、工作、加班、出差、放假陪玩、做辅食、做饭、陪读、陪睡、生病照顾、兴趣培养......这些事情有时可能同时发生,不可能由妈妈一个人完成,需要调动一个完整而可靠的支持系统。 这个支持系统里的人,有爸爸,还有可能有保姆、有育儿嫂、有育儿老师、有长辈等。能让一个小家庭井井有条的运转起来,不仅需要职场妈妈无所畏惧的付出,也需要更多的管理能力。 生活常常都是这样,有的时候光有很多很多的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强大的内心,健康的体魄,理性的思考,快速冷静果断的处理能力,和优秀的管理能力。 你可以简单直接的告诉爸爸:我需要你。需要你参与带娃和家务。我也需要工作,我也需要休息,我也会累,也有可能随时撂挑子。最重要的是,这也是你的娃。 你可以用洗衣机烘干机,可以用扫地拖地机器人,可以点外卖上餐厅,可以雇佣钟点工和保姆。做你喜欢做的家务就好,其他繁琐无意义的家务最简化,才能有更多的有意义的快乐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的时间。 你可以送孩子上日托,可以给孩子报他喜欢的兴趣班消耗体力,可以让长辈偶尔来帮忙。而你去喝一杯咖啡奶茶,发发呆,看个电影,看看书,放松下。不要把自己陷入全天全年忙碌紧绷的苦情戏里。没事偷着乐,有事偷会闲,苦中作乐才是生活的真相。 妈妈确实是小孩子心目中最最重要的无可取代的那个人。但是随着小孩一天天长大,你会发现,孩子的世界也会越来越大,妈妈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人。千万别想象苦情戏给自己加戏。 你想要拥有更大的世界,也想要让你的孩子拥有更大的世界。母子母女一场,一开始是为了全身心的照顾和陪伴,后来是为了带领孩子走向更大的世界,见到更多的人,领悟更多的事,也最终学会身体和精神独立。这才是妈妈这个角色应该做的。 我的小孩,当我是你的全世界,当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愿意停下一切一直陪在你身边。当你的世界越来越大,我愿意,也希望我有能力带你去看更大的世界。我的小孩,谢谢你。你是软肋,也是铠甲。因为你,我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强,也更加坦然,更加温柔。你也在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强大,更加独立。彼此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相爱的意义。 生活不是风平浪静的海,但我们会慢慢学会波澜不惊。打怪升级依然在继续,那就勇敢一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爱人,我的小孩,和我一起。 我有软肋,也有铠甲。每个妈妈都有,我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