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学到的人生观
查看话题 >哈利波特20周年重映:很幸运,我们遇上了他们

今年,哈利·波特40岁了。
“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4K修复版也在内地重映。
这让不少的影迷和书迷欢呼雀跃,它是成年人的一次集体回忆。

《哈利·波特》是个神奇的IP。
虽然只有7本小说,8部电影,但仍旧有无数人入坑,为这个“大难不死”的男孩的历险故事落泪和欢笑。
甚至有人不停翻看书籍和电影,就是为了寻找其中被忽略的细节。
按照一位粉丝的解释是,每次翻看都能够发现“新”伏笔,都能找到新感触。
哈迷@乔舒窈翻看后发现,哈利很少哭,面对伏地魔、被蛇怪咬伤、被同学孤立时,他都没有哭。
他第一次哭,是在小天狼星受伤离世的时候。

如今20年过去了,看着小哈利长大的那群孩子,如今也变成了独当一面的大人,或许他们还在等待着迷糊猫头鹰的一封入学通知书。
哈利波特的世界里,除了魔法,还有很多的地方让我们着迷。
01.坚守善良,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哈利·波特作为小说的主角,他的相貌并不出众,有一张消瘦的面孔,乌黑的头发和一对翠绿的眼睛,带着一副用许多透明胶粘在一起的圆框眼镜,看上去比同年人更要瘦小一些(来自书中描写)。
与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他额头上有一个闪电形状的伤疤,还能够与蛇对话。
而这个伤疤和能力是咒语,也是祝福。

因为这个伤疤,小哈利成了孤儿,寄养在自己唯一的血亲——佩妮姨妈的家里。虽然是亲戚,但对方却只是把他当成累赘和佣人。
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魔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才从狭窄的楼梯储藏室走出来,踏上魔法世界的冒险之旅。

也因为这个伤疤,他在魔法世界里成了名人,各种“大难不死的男孩”“救世主”的流言传说让他走到哪里都备受瞩目。
父母留给他一笔巨额财富,至少在这里是生活无忧的。

但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他更加渴望的是,父母陪在身边。
作为被选中的孩子,罗琳阿姨给了他一个悲惨的身世,给了他救世主的身份,但却没有给他一个完美的人格和超强的能力。

他有自己的小脾气,会和朋友闹别扭,冲动鲁莽,偶尔的英雄主义,固执,情商有点硬伤。
他的优点并不少于缺点,他正直、善良、温和,重视每一份感情,懂得感恩,懂得大义,他是格兰芬多最出色的代表,有着迎难而上的勇气。
最重要是,他一直坚守着最初的自己。
正如邓布利多曾说过——
从来没有什么“被选中”的命运,人们的选择和行为,才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到底如何。

回望整本书,会发现哈利和伏地魔的人生轨迹,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雷同的。
伏地魔同样是孤儿,父母也是麻瓜和巫师的结合,曾经小时候遭受过欺凌和虐待。
邓布利多同样夸过两个人在黑魔法方面有天赋,也曾经在入学选择学院的时候,被认为更适合斯莱特林。
只是伏地魔选择黑暗,用杀戮弥补童年的痛,而哈利却选择善良,相信爱。
他第一次遇见罗恩,就懂得和他分享小零食;

他会在巨怪出现的那晚去救初识并且有点看不惯的赫敏。

他甚至善良到,不顾生命危险,在大火之中救了死对头马尔福。

他打败伏地魔的时候,才17岁。他只是个少年,但却背负着拯救世界的重任。
他很少喊疼,也不会轻易在朋友、师长面前透露自己的恐惧。
只有凭借复活石见到父母那一次,他才问了一句,死亡疼不疼?

很喜欢一位网友评价:“不是成为主角让他有了光环, 而是他的这些特质才让他成为主角。他注定是英雄。”
喜欢他,更多是因为他一直保留着少年那颗赤诚真挚的心,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善良。
02.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如果提到《哈利波特》系列中,最难忘的角色绝对要有斯内普的一席之位。
他的出场带着一种挥之不散的阴郁,深深的眼袋、大大的鼻子,一身黑袍。在新生大会上,他瞥了一眼哈利波特,对方额头的伤疤立刻有了炽热的痛。
哈利·波特讨厌他,一开始就认定了他是个坏人,多次想要找到他行恶的证据。
斯内普也讨厌他,凡是哈利·波特受到处罚,必定有他的“功劳”。
甚至凶神恶煞地辱骂哈利过世的父亲:傲慢、软弱,就是一头猪。

然而这两个水火不容的人,都深爱着一个女人。
她是斯内普一直深爱着的儿时玩伴莉莉·波特,也是哈利最深挂念的母亲。

直到斯内普死去的那一刻,我们才知道他的爱是那么深刻。
他临死,用尽最后一口气哀求:看着我。
“让我再看一遍你的眼睛,因为跟你妈妈的一样……”
这个男孩遗传了他母亲的眼睛,那是他一生爱着的女人。因爱一人,终生未娶,至死方休。

斯人已逝,我们才看清楚真相:斯内普的守护神和莉莉一样,是母鹿。
他无法让莉莉爱上自己,但是他始终记得儿时的初次相遇的那话:“我和你一样,别怕。”

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珍贵的回忆,将所有藏在心口的爱意统统写在他的守护神上,隐蔽又固执。
就像书中,邓布利多校长曾经问斯内普教授的那句话:“Lily,after all this time?”
斯内普教授温柔地说:“Always” 。
莉莉用爱守护了哈利的生命,而他决定用生命去守护莉莉唯一的爱。

小彩蛋:为了准确演绎这个人物,JK罗琳和斯内普的饰演者艾伦·瑞克曼进行了一次秘密的谈话。
而J·K·罗琳告诉艾伦的就是:斯内普一直深爱着莉莉·波特。
最终艾伦·瑞克曼演活了斯内普,他的刻薄傲慢让人恨得牙痒痒,但是他这一份孤独的爱情却打动了无数人。
03.爱你,就会永远为你奋不顾身
伏地魔首次发动巫师大战,用黑暗魔法笼罩魔法世界和麻瓜世界时,死伤无数,他操控着所有人的生死。
但有个人却逃出了他的魔爪,这个被人叫做“大难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
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母亲对自己的爱。
她为救哈利而死于伏地魔的“阿瓦达索命”之下,给了哈利“爱”的保护,致使伏地魔第二个杀戮咒反弹到自己的身上而使伏地魔灵魂分裂,并无意中将哈利制作成魂器。
她“爱”的印记与血缘魔法也一度让伏地魔无法伤害哈利。

莫丽·韦斯莱,罗恩的母亲,也是整个系列里最富有母爱的母亲,她育有六儿一女,操持着一大家子事务,悉心照顾着每一位家庭成员。
她总是在哈利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给予一个拥抱,完全将哈利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疼爱。
在圣诞节的时候,同样为哈利准备同款标志性韦斯莱家族毛衣;当哈利参加三强赛的时候,她代替他的姨夫姨妈来霍格沃茨为他加油;她的博格特(显示人内心的恐惧)是家人在战争中被伏地魔杀害,而家人中早已包括了哈利……

在魔法大战之前,我们都以为韦斯莱夫人只是一位家务和厨艺出色的暴躁老妈。
但是伏地魔麾下的最强女食徒贝拉特里克斯试图在霍格沃茨里杀莫莉的女儿金妮时,莫莉脱口而出“Not my daughter, you bitch”(别碰我孩子,贱人),一下子就用魔杖杀死了贝拉。

德拉科·马尔福的母亲不算是一个好人,她高傲冷酷,甚至有点残忍无情。
但她对德拉科的爱是她最大优点,也正是这一份爱,让她在禁林里选择撒谎,虽然只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儿子,但她这样做无意间也帮助了哈利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正如邓布利多说的“爱,是最好的魔法。”
强大如斯的伏地魔,为什么会被一群少年打败?
我想,这是因为他从来都是为自己战斗,低估了为所爱之人奋不顾身的勇气和力量。
04.写到最后
每年开学季,网上仍旧会有不少网友哀嚎:带着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入学通知书的猫头鹰迷路了。

根据JK罗琳的原话:
如果你出生于1985到1998之间,请你记住,你的霍格沃兹录取通知书之所以没送到,是因为伏地魔抹去了政府文件中,这期间出生的麻瓜巫师记录。
是的,我们很可能是被抹去记忆而已的“麻瓜”,被囚困在没有魔法的平凡世界里。
但《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上还曾说过:
我们不需要魔法来改变世界,我们自身已经拥有了需要的所有力量:我们有能力更好地想象。
认清了现实的平庸和残忍,依然选择相信“哈利·波特”和他的魔法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是一种对美好的向往。
你的通知书,一定就在路上了,记得再耐心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