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专栏】敏感的人:我活得好累
我们是一群扎根心理学一线的心理咨询师,也许没有亮眼的头衔和闪光的背景,但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传播心理学知识,用温暖、专业和诚信滋养每一个心灵。
本期主笔:杜超桦
对外在过于敏感,活得好累,怎么办?
01
/高敏感而困扰不已?/
小明今年刚毕业,经过好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家自己理想型的公司,公司高端大气上档次,小明也决定好好努力,有一番作为。
但是工作才开始一周,小明就已经没动力了。
入职的时候,领导觉得小明是一个特别会照顾他人感受的人,以前也有组织活动的经验,所以第一周被要求到组织一次团建。
尽管小明在帮助和照顾他人时十分尽力,可是过程中小明总是担心着,如果有同事没有来参加,或者在活动中显得不那么喜欢,小明总是忍不住的担心。
而就是工作中,生活中那些细枝末节,小明总是能更多的去感受到他人的情绪,让他越来越累。
后来小明开始担心自己上班是不是穿戴不好,下班前总是反复检查,担心自己给他人增加了麻烦。
如果你有类似的体验,想问问你:在很小的时候,是否就能感知到身边的不安和焦虑,而且总是想着办法解决?
02
/高敏感是一种累赘?/
在我们身边,每5人就有1人高度敏感。
如同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我们也可以将人格分为敏感型和复原型。
相比于高度复原型,高度敏感型会更缺乏勇气去抓住机会,并对自己缺失信心。
如果敏感型的你,工作对象是人,那么学会照顾自己就显得很重要。
敏感常常的表现之一就是,能更快更准确的捕捉他人的需求和更好的理解他人,但也因此对他人的态度和评价更加敏感,从而会引发一些社交焦虑。(想象一下,如果在聚会上,你总是更容易观察到朋友们的一些细节和表情,然后再反馈成他们对你的评价,很累吧~也很有负担)
03
/高敏感是一种天赋/
可是怎么办呢?
如果是在充满支持的环境中,你对氛围的敏感性可以成为一种动力。
“当婴儿对他周围的环境反应敏感,他会更容易受这些刺激的影响……那些在一个安全和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够发展出很强的感受快乐的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兴趣,主动探索,积极共情,协调发展。”(神经系统专家Susan Hart)
如果儿童期没有得到温暖的照顾,成年后学会自我关怀和给自己爱的馈赠,对自己而言将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
如果希望能舒服一点:脸厚一点~(我知道你在表达什么,但我不在乎。)可是好难啊~
留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在留言区说说自己的看法:外在的评价动摇了你,反过来说,你对自己的评价和价值感稳定吗?它们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