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追光者-《VISION青年视觉专访》深度的思想令人敬佩
————————
一次穿越疫情的拍摄
“我害怕回头望身后遗落下山川和海洋
一个人在路上背起行囊走向前方
被遗忘的过往遗忘的就让它遗忘
蝴蝶飞过了山岗去寻找那点微弱的光亮
旅途匆忙人生漫长
追寻一个不存在的地方”
——摘自王源《十七》
拍摄王源在六月底的上海松江,在一个远离市区的园区。
由于北京突如其来的第二波疫情干扰,本来被安排在北京的拍摄被临时转移到上海。VISION团队到达上海之时,上海已经连续下了一周的雨,连绵的阴雨夹要着新冠疫情,反复带来的重重阴霾,让人情绪低落得喘不过气来。
可偏偏拍摄王源这天,天突然放睛了,阳光像是受到指引似的,从层层叠叠的云雾间透射,把顽积在泥土中的湿气蒸发,让人轻松起来。
王源好像无意中扮演了给魔都带来阳光的天使。
于是天睛,拍摄就在盛夏一片明媚青翠间进行。
————————
第一位登上VISION封面的男艺人
“交替不是重复是远行
我眼见一场大陆
大陆升起却击穿时间中心
面你漂向河流谷底”
——《Origin2099》
此次选择拍摄王源,对VISION和王源来说都有多重意义。
对于VISION,首次选择一位“年轻男艺人”作为封面,这个选择无疑是艰难且经过了重重阻碍的,疫情压力之下,这期刊物可以说是VISION创刊以来最难定夺的一期——一次改变全人类生活方式的疫情,给VISION带来了许多思考——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这个病会持续多久;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被疫情打破,什么又是平面媒体的未来?疫情如果一直持续下去,我们的未来生活是什么样?像《银翼杀手》和《最终幻想》等经典作品里描绘的未来生活的“末日都市”,真的有可能到来吗?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去诠释复杂的心境,以及给未来和身边的人带来希望?
所以VISION选择了用第一人称、3D数码合成的方式,来记录一个2099年、疫情仍在弥漫的时代的未来故事,并目找到王源来扮演这个重要的灵魂角色,王源不仅是艺人、是歌手、是演员,他还是一位充满阳光向上力量的偶像,在人群充满失望情绪的时候,偶像的力量不啻于穿透乌云的阳光。
我们后来也问王源:作为ⅥSON创刊以来第一位封面男艺人,他得知这个合作邀请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王源说,他的心情无疑是开心的,因为他非常喜欢VISION杂志,也因为杂志本身极高的人文艺术性,所以拍摄之前他亦是充满了期待——作为全中国最受欢迎的少男偶像团体的一员,王源选择在自己即将成年的时候到异国求学,继续追寻自己最热爱的音乐梦想,并且希望用属于自己的音乐来温暖自己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这份渴望担当、独自闯荡的勇气也是VISION和王源在共同创造这个未来故事上最大的契合点。
————
即将迎来20岁生日的他,其实也有个英雄梦。
拍摄时跟王源相处,最先感受到是他不同于同年龄人的沉稳、安静和谦虚。进入影棚,相比之前熟悉的少年形象,王源又成熟了许多,清瘦而白皙的脸庞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拍片的过程中,王源很迅速地就能抓住摄影师想要他达到的情绪,因为VISION最后呈现的效果多数都是依靠3D技术进行后期,所以拍摄现场很多细节都需要王
源自己根据参考图进行表演和想象,他进入状况也非常快,无论是想象驾驶飞行器、还是想象沙漠勘探等细节,他都能很快捕捉到这种感觉,并且会用很谦虚和笃定的口吻跟摄影师探讨呈现更多的可能性。
本次拍摄的摄影师,VISION杂志的主编张丹在拍摄结束后在社交媒体称赞道:“王源的身材比例特别好,五官精致、四肢修长。拍摄时人很安静,沉浸在故事的状态中,忧伤中透着坚强,让人亲近却又有距离感,散发出一种语言无法描述的磁场。”
“我开进这片巨大的奇景中歇息了一会,金色光线渗入旺盛的绿色,想象人群曾成百上千地出入此处,在纪录片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个完美的午后。”
——《Origin2099》
“我觉得这次跟ⅥSION合作的这个未来主义的故事,也让我对‘未来’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果之后有机会的话,我也挺愿意尝试一下这个主题的创作的。”王源说道,“我想象的未来感城市里面应该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城市图景可能是雾蒙蒙的,灯光迷幻。里面应该会有很多人机一体的装置,城市里的人有比较极端的秩序,表面混乱,但内里是一个很有制度的地方。
”我只知道我看到的,我们的药物真的救了很多人,我如果不能准时送达,就会有人死去。我也看到更多的人正在,因为缺乏救助而死去。”
——《Origin2099》
日记的主角押运员王源带着他的机器狗RT800,为了人类健康和生存,在风的罅隙中独自穿行,为人间送去希望,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我们同时也问到随着自己长大,逐渐开始成熟,艺人王源是不是会同样有想要保护身边人的欲望呢?
“长大不意味着成熟,长大是随着时间,慢慢的一个年龄的增长,而成熟则是多个方面的,表现个人外表、思想、行为方式,等等。我觉得在我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可能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但是在我出道后,在我长大的过程中,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支持我的人,都给了我很多的爱和保护,那时候就会想,我一定越来越强大,也保护好他们。”王源说道,并且自述他自己本身不是特别想要做超级英雄那种男生,“个人英雄主
义我不是太推崇,”他说,“但是我想每个男孩长大之前都会有个做英雄的梦吧?”所以这次跟VISION合作的未来故事大片,也正好满足了他的英雄之梦。
————————
独自上路,职业音乐人在路上
“一个人在路途上的时间过长,好像脑袋里也有一部分真空,思考不了。”
——《Origin2099》
无论是在2099年BLUEBOX公司的押运员王源,抑或歌手和艺人王源,成长的过程中面对“独处”的挑战是必不可少的。在异国求学的过程中,独处的时间是王源的必修课。
“独处是自我消化和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之前我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过独处时的心境,用独处的时间来窥视自己、与自己对话,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尤其是面对独自异乡求学,刚到时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是有一点不安和迷茫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习惯了就好了,独处的时间也是我与自我更加熟悉的过程。”
在接受采访之前我们刚在线上听到王源的个人全新单曲《四百击》,这首单曲的筹备时间差不多是半年,灵感来自知名法国导演FrancoisTruffaut同名电影《四百击》,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在成长中所遭遇的苦痛,王源自述他的歌曲就是想表达他对成长的看法:“从曲子到词其实展现的就像我们2O岁左右的年轻人一样,有迷惘,但是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理解的成长确实就是用更加开阔和自在的状态去面对未来,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总会有一片海,适合我去看看’。”
“跟这次故事中来自2099年的押运员王源比较像的一点是,我们都喜欢观察周围的状态,会留意一些比较细节的东西”,王源说道,“独处的时间对我来说是特别好的创作时间,我会用这些时间来反思、观察生活里的细节,所以我习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写歌。”
即将年满20岁,天蝎座的王源对于自己的音乐之路无比坚定,“我从小就喜欢唱歌,当时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热爱,后来在一次又一次的舞台表演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真的很享受在舞台上唱歌给大家听的感觉;如果我有想要表达的情结,也会第一时间想到音乐,就这样一次次地加深了内心的热爱,我希望能一直给大家输出好的作品,也能让大家在我的作品中汲取到力量。”
我们最后问王源,你在自己孤身一人的时候,最怕的事情是什么?他说—“大概是害怕断网吧。”
————————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深受影响,也使很多人改变了原有的认知,能否聊聊在这个时期你受到的影响和改变?有没有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跟我们分享?
王源:我受到的影响之一,是上课只能在家上网课了,然后自己就拥有了很多独处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也get到了些新的小技能。另外一个可能就是有一些工作的形式会从线下改到线上。疫情期间,有很多战疫故事都特别让我感动,另外我也关注到在这次疫情当中有很多“00后”的身影,比
如冲在一线的“00后”列车员,从国外人肉背回口罩的中学生,等等。
————————
你平日喜欢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吗?有没有喜欢的作品。
王源:相对来说科幻电影看得更多一点吧。近期喜欢的作品有《流浪地球》,我觉得它算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座高山,很喜欢它的设定,在以往的科幻电影中,可能在面临末日危机的时候,人类的选择往往是去太空寻找新的家园,而流浪地球则是带着地球一起迁徙。我觉得中国人是有家园情
怀的,所以《流浪地球》就在科幻的题材下显得更有人情味儿,所以我很喜欢。
————————
请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赛博朋克城市图景,尤其是城市里面人的生活和状态。
王源:赛博朋克的城市里面应该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城市图景可能是雾蒙蒙的,灯光迷幻。里面应该会有很多人机一体的装置,城市里的人有比较极端的秩序,表面混乱,但内里是一个很有制度的地方。
————————
一切人类面对全球大灾难的时候都很脆弱,通过对人体的改以加造是否能够拯救人类?“人机合一”是否会有助于人类抵抗全面灾难?还是相反?
王源:我想人体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人的各方面性能更加强大,比如运算能力、侦查能力,这在我看来是一项技术应用,而非人类进化的理想模式,所以它是否能够达到拯救人类的程度,我觉得还未可知。从医疗手段来说,“人机合一”可能会在将来助力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与此同时,在其他方面,我认为也会应运而生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道德、社会伦理等等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有可能也是在酝酿某一种灾难。
————————
你认为技术最终会解决所有问题吗?科学终究会让人类社会越来越好吗?
王源:我认为不会,比如我认为它没有办法打破能量守恒的定律,实现真正的永动。我期待科学能让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但这一切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之上
————————
科技发展需要限制速度吗?
王源:我觉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还是需要在一定的平衡里,如果科技的发展速度会打破一些赖以生存的平衡,那就得限制速度了。
————————
如今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你怎么看待这个趋势?
王源:人工智能是现在科学技术的一个大的趋势,目前所能看到的它应用到了很多的行业当中,比如医疗行业、工业生产等,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我们的生活,所以它出现在艺术创作中我也并不意外,因为艺术创作其实也是来源于生活的。
————————
人机合一会有延长人类的寿命的可能,这会改变你对生死的观念吗?人生意义会有什么变化?
王源:可能不太会,我觉得人类体会和感受自己的存在,其实是在“向死而生”的过程中感知的。如果生命没有了长度,或者说无限延长这个长度,每个生命体的差异性会越来越小吧。
————————
假如未来人工智能发展足够完善的话,你是否愿意按照自己的喜好打造一个人工伴侣?你认为将来的人是否会与人工智能相爱?
王源:我觉得以我目前所处的这个环境下来回答这个问题可参考度并不大,因为可能在不同年纪、不同的环境下我的回答应该也会有所不同。那就目前的环境和我的心态来说,我对于伴侣的态度还是看缘分,不会自己有特别的框定。可能是看过一些影视作品,会有先入为主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有这种可能。
————————
在数字时代,我们的形象和身份越来越多地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中传播,这些都在逐步改变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包括“真实”这个概念的边界。事实上我们现存的世界已经并存于某种现实与虚拟之中,它们的边界在哪里?你如何理解“真实”?
王源:现在很多的网络技术应用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元素,所以我觉得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其实是没有所谓固定的边界。我理解的真实,更多的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和脚踏实地地去做事。
————————
很多科幻作家在涉及人机合一主题时,喜欢讨论的是人的“记忆”,也就是说“记忆”是一个个体身份的本质,你是如何看待“记忆”的?
王源:我认为记忆对于我们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一刻在经历的人生都在产生记忆,无论是肌肉记忆还是脑海中的记忆,它都是我们生命的一个构成成分,需要我们好好珍惜
————————
你最喜欢的人类的品质有哪些?
王源:善于思考和善良。人类善于思考和反思,从而更好地总结经验促使自己进步。善良让人类拥有了感知爱和释放爱的能力,这也是很可贵的。
————————
作为人类,你感到最为痛苦的是什么?对自己有过强烈影响的生命经验是什么?
王源:时间没有办法停下,也没有办法倒流,所以很多时候,注定面临着离别。珍惜当下的时光,努力追寻自己热爱的事情,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
请对未来做一个预测,你认为人身和机器的结合在未来存在哪些可能性?这些情况会发生在什么时候?
王源:会在不久的将来吧,可能有更多的人造器官会与人体迸行结合,用于疾病的治疗等等。
————————
你现在饱有在进行音乐创作,未来会考虑将未来感或赛博格风格的元素融入进自己的创作中吗?你想象中与之适配的歌曲风格会是什么样的?
王源:我现在创作的歌曲更多的还是表达情绪,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会考虑把赛博格元素融入到创作当中的。我觉得与未来感适配的曲风,应该是有一点金属元素,很酷很电子的一种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