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之爱的家庭故事变“狗血”爱情戏,落入俗套了?

提到家人,你脑海里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一起吃饭的热闹,是一起睡觉的踏实,还是一起玩耍的快乐?是生气了哄你开心,委屈了替你出头?还是小事随你闹,大事往他身后靠?正如电视剧《以家人之名》的剧名一样,“家人”二字,成为了这部作品的重心,而亲情,也成为了观众最期待看到的部分。在爱情剧泛滥的今天,《以家人之名》之所以能在前期呈现极其不错的收视率,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它另辟蹊径,从最能触动人心的“亲情”入手。然而这也成了剧集评价逐渐高开低走的根源——观众期待的“纯粹亲情”,似乎变了味儿。
家庭故事变“狗血”爱情戏,落入俗套了?

李尖尖 大概是剧里最幸福的一个角色了
虽然从小失去了母亲
但她依旧是一个快乐幸福的小女孩
她的父亲 李海潮 就像是一个超人
他源源不断的爱 把尖尖宠成了一个没有烦恼的小孩子

凌霄 就没那么好运了
相比之下 他一开始就拥有着爸爸妈妈
理应会过的幸福
可是因为上天带走了妹妹
母亲精神崩溃 家里争吵哭泣不断
妹妹的死同样也给凌霄蒙上了阴影
一个家庭 就此看不到任何希望
后来凌霄的父母还是离婚了
当凌霄亲眼看见母亲拎着行李箱离开的时候
这对一个还是小孩子的他来说
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个场景
母亲是在跟过去告别 跟过去里的我告别

贺子秋 被母亲扔给了李海潮
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让人心疼的小孩
会主动帮李爸洗衣服 买东西 帮厨
当 别人老是开 “不乖就把你送回去”之类的玩笑时
当小小的子秋 泪眼婆娑时
真的觉得他的妈妈抛下他很狠心
还好 他遇到的是李海潮
还好有了个李尖尖妹妹
这样的一家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为什么这家人过成了观众们最羡慕的样子!
因为海潮爸爸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最放松而温暖的环境,凡事都先从孩子的情绪出发,之后再带入自己成年人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拿尖尖学木雕这件事来说,他不会考虑尖尖以后能不能把木雕当饭吃,当艺术家会不会无法维持生计,尖尖比赛获奖,他高兴但不看重,因为尖尖感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在得知子秋亲爸赵华光上门认亲后,海潮爸爸主动开解子秋,先是跟他分析利弊。

并且告诉他遇到棘手问题,向大人求助并不丢人。

海潮爸爸真诚的话语,就像一颗定心丸,打消了子秋的顾虑。 因为他知道,海潮爸爸永远拿他当亲人,哪怕打官司上法庭,也不会抛弃他。
最好的教育,是尊重和陪伴;最好的家庭关系,是倾听和理解。
孩子从来没有好坏之分,有了父母的正确引导、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他青春叛逆的冲动自然会被冲淡。
家永远应该是温馨的港湾,而不是冷漠与伤害的炼狱。
爱情剧成为主流的今天,想看一部纯粹的亲情戏,也冥冥之中成为了观众的心愿。
《小欢喜》当年的大爆,很大程度上也让观众在其中看到了新鲜的东西,在剧里,几家人之间的亲情关系成为这部剧的亮点,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感同身受,共同经历几个家庭的喜怒哀乐。

其实,编剧的本意是想要歌颂逆境中的救赎之爱
那么,《以家人之名》真的落入俗套了吗?其实不然。
观众如今对于编剧的质疑,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亲情到爱情的过渡太过突然。
而真正去看这部剧的内核,其实不难看出,编剧的用意在于,想要用这样一部作品去书写逆境之中互相救赎的爱。

这样的爱,无关青梅竹马的浪漫情怀,也无关乎家庭式的小清新,更多的,是主人公们在绝望的生活处境下,相互扶持、相互支撑的感情。
三位主人公的生活是不幸的,但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在看似绝境的地方,出现了一束光。

而显然,对于凌霄来说,李尖尖就是他生命的一束光。
丧偶式育儿的父亲,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幼年时死在眼前的亲妹妹,没有玩伴的童年,这也构成了凌霄这个人物强大又脆弱、温暖又阴郁的人物形象。
本来凌霄是一个人行走在原生家庭带来的黑暗生活里,而李尖尖却成为了一束光,照进他的生活。

这便是编剧想要去歌颂的救赎之爱。
李尖尖的出现,对于凌霄来说,无疑是一种救赎。
虽说近几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普通大众对于心理疾病的了解仍然不多,普通人也很难理解这类人正常的外表下毫无生机的内心。
而其实,这类人,他们内心是渴望救赎的,也会拼尽全力去抓住为其带来救赎的人,会因此而偏执,执着,甚至赌上一切。

因此,一味指责编剧将故事写成了“狗血爱情剧”其实是有失偏颇的,这部剧其实触及到了一些现实生活的死角,关注到当下最棘手,但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现实问题之中。
这些,其实都是这部作品值得被赞之处。

影视作品里的“救赎之爱”最能打动人心
其实,在过去的影视作品中,也有很多这样书写救赎之爱的。
故事的主人公形成了“共生关系”,在没有那么美好的现实生活中,互相成为彼此的依靠。
正如电影《少年的你》中,易烊千玺和周冬雨饰演的角色也是一种“救赎之爱”的体现,两人在看尽世间肮脏的同时,互相救赎,让很多观众为之泪目。
可见,这样救赎式的爱往往很能打动人心。

而《以家人之名》为何没能收获清一色的好评呢?
其实,作为供大众观看的电视剧,很多观众并没有心思去挖掘其中更深的立意,毕竟,生活已经够辛苦了,追剧很多时候其实只是一种娱乐方式罢了。
因此,很多东西只能看到表面。
再者,一部好作品的成功,常常是多方面的,作品立意的深刻并不能说明这部作品就是完全无瑕疵的,如何让普通观众去感悟到这层深意,这是很值得思索的问题。
你们认为《以家人之名》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