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51:拆书笔记《追忆似水年华》C12
P526-P578拆完这一节,第三卷结束。
犹有兴奋
我几次想要告辞都被盖尔芒特夫人留住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帕尔马公主还没离开,谁也不能先走。我一直想象得无限美好的沙龙却原来这般无聊,心下怀疑是不是因为我这个外人在场他们才尽说废话呢?等相互告别时她们又非要到我跟前说些很高兴认识我之类的话,嗯,我真搞不懂。
“我觉得,帕尔马公主和您一起吃饭感到很高兴。”这种客套话我听惯了,公爵穿过客厅,走到我跟前,对我说了这句话,神态殷勤亲切,坚信不疑,就好像在给我颁发毕业证书,或请我吃花式点心。
【读者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你参加了一个聚会玩得很嗨,可是同时你也明白这是个无聊的聚会,那些笑料没什么可回味甚至回想过去还有些低俗——却不可否认,离开时你神经还在兴奋。对此,作者又做了一番剖析。】
……两种兴奋力……一种发自我们的内心,来自我们深刻的印象;另一种来自外部。前者自身就包含着一种快乐,那是生活带给人的快乐。后者试图把别人的兴奋传导给我们,它本身并不伴随快乐,我们可以通过反作用,给它加进一种快乐,得到一种极其虚假的兴奋,但很快就会变成烦闷和忧愁。
总之,在去往夏吕斯家的路上,我就是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想要把晚上别人引用到的诗找到原书再读过,盼望有人请我吃饭,我好把晚上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幽怨的夏吕斯
到夏吕斯家似乎太晚了,我在客厅里等了二十五分钟,想要改天再来,却被夏吕斯的仆人拦住,他说如果我就这样走了男爵会不高兴,于是他再次去通报。又等了十分钟才得以进去。
我以为德·夏吕斯先生会站起来迎接我。谁知他一动不动,冷冷地看着我。我走过去,向他问好,但他没有同我握手,也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甚至没有请我拿椅子坐下。
【这次拜访的过程有详细描述,真是教人一头雾水,请人家来你家却又这么傲慢地对待,究竟是为什么?不过如果我们把夏吕斯换成一个女子,她爱一个青年却不能表白,尤其是她曾暗示青年不要在社交界出入,可他不听话,偏要去(盖尔芒特夫人家的晚宴);她又试图阻止青年去,于是特别约在今晚,可是青年没领会,说我先去那里再来你这里——更气;还想法阻挠让盖尔芒特夫人取消对青年的邀请,没成功——气上加气。啊一个怨妇,如果理解这是个怨妇,以下的言行就有逻辑可循了。】
1、 嘲弄,怠慢,嘲笑青年不识货,连路易十四的椅子是哪一把都不知道,又说是某个不能透露姓名的人求我跟您谈话的,不然我才不会见您呢。不过看来您这人不值得,所以今天您来就是要跟您说咱俩关系到此为止;
2、 没错,是我约您的,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作为贵族的一个义务,不过您不领情,所以咱俩玩完了!
3、 您没经受考验,我不怪您,不过希望您不要说我坏话。
无辜的青年莫名其妙,解释说自己并没有说过他的坏话,只是跟盖尔芒特夫人提到过,这不能算是坏话吧?
4、 啊?您就去吹吧,去炫耀吧,是不是还想吹嘘我对您很好啊?我上次跟您提过建议以后,原以为您是有教养的人,总该给我写封信,可是您竟然没有!您以前对我表示敬意,可是背后是另一码事!
青年赶紧又发誓绝没有说过伤害他的话。怨妇更怒了。
5、 凭您也能伤害我?您们这些小毛虫能伤到我高贵的脚趾头?呸!
青年听到侮辱性的话,气得想打人,但面对的是一位长者,再生气他也不能打人,只是扯烂他的礼帽,再狠狠踩上几脚,夺门而出。诡异的是,打开门发现有两个仆人在偷听。
【一个怨妇真想要断绝关系,决计不再口出怨言,也不会约见面来谈如何结束关系,她会直接收拾东西走人;约你来跟你解释“因为你负心所以我不得不离开你”意思就是要你表态以后会对她好,读者懂的。】
总之,夏吕斯闹够了就自己找台阶下,想留他过夜,又想拿喝的来给他,但纯洁的青年表示要回家(妈妈会担心哦),于是夏吕斯叫了马车亲自把青年送到家,还趁机动手动脚摸他下巴。“怨妇”情意绵绵,可是青年却问一些当晚见到的人与事,赞叹盖尔芒特夫人的府邸的确很漂亮。于是,夏吕斯又丢了个诱饵过来,说盖尔芒特亲王夫人的花园更美,如果青年想要有这份荣幸去参观,非得他出面不可。
有趣的一封信
我回到家,看到弗朗索瓦丝的听差写了一封信摊在我桌上,好像存心要给我读的,这封信也挺有意思,一位进城务工的青年会跟他的朋友说些什么,我们来看一下:
一、问候表兄表嫂和孩子,这孩子是他的教子
二、说自己现在爱上诗以消磨时间
三、报告了主人老太太去世的消息,葬礼很有排场,好可惜你们乡下人没机会开眼界
四、报告了自己学会骑摩托消磨时光,要是自己骑着摩托回乡去朋友们会怎么说呢?
五、报告自己常和盖尔芒特夫人等大人物来往,这些名字你们连听都没听过对吧?为了帮助家乡摆脱愚昧,我要给你们寄一些拉辛、维克多·雨果的书
六、以诗一般的语言结束
【哈哈哈,笑死了,难怪“我”急着找《秋叶集》时找不到只好再买一本,原来是听差慷慨地寄去拯救家乡了。】
意外收到请帖
两个月后我收到盖尔芒特亲王夫人的请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担心被捉弄,于是在舞会当天去找公爵夫人,想确认一下。上午去了,没找到,却意外在这些建筑群中发现一个极好的瞭望台(这个细节是为第四卷做了伏笔);下午,在公爵书房见到他,但还有别人在场,就是通过公爵与别人的一些互动,读者能看到公爵更多的性格层次。
一、一个穷酸谦恭的小老头,公爵不知对他嚷嚷什么(拆书人猜测这是小供货商来收款,哦不,后文说此人是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的兄弟)
二、公爵几个亲戚来,说他可怜的表兄弟阿马尼安就要咽气了,公爵好担心他今天咽气这样他就不能尽兴地参加今晚的化装舞会;来报告这一消息的两位亲戚已经表明不参加今晚的舞会,因为阿马尼安就剩一口气了,公爵把她们这一行为视为“变节”,论亲戚关系,她们与那位病重的可怜人还要更远
三、听到我来打听我收到的请帖是真是假,公爵立刻警惕,不愿帮忙,怕那女主人以为他是在替我要请帖;又说了些假话,可惜没有事先与公爵夫人先沟通,所以后来两人口径不一致,暴露出公爵虚伪自私的一面(也不算现在才暴露啦,我们早就看到了不是吗?)
四、公爵卖了一些埃尔斯蒂尔的画用来购买他认为是委拉斯凯兹的作品,不过待斯万来鉴定的时候,斯万并不认可
五、由于德雷福斯案的影响,斯万处境更加艰难,人也苍老了许多。我在与他聊天中发现他也无法避免这种预期理由错误,以立场去判断是否而不是依据逻辑
六、盖尔芒特夫人打扮好了下来,巨大的红宝石,红衣裙,却穿了双黑鞋子,临到出门已经快迟到了,公爵还坚持要她换上红鞋子才更雅致
七、说到今天晚会的女主人,读者们其实见过了,在“我”第二次观看淮德拉那一次,非常美丽的女人,血统高贵,公爵夫人认为她下嫁了希尔贝——公爵的堂兄弟希尔贝;公爵却追根溯源,认为自己的祖上更厉害。
“尽管如此,如果有人在大街上喊:瞧,瑞典国王。大家都会一跑到协和广场去看他,可是如果有人喊,瞧,德·盖尔芒特先生。没有人会知道他是谁。”
【嘻嘻,公爵夫人的话的确挺有意思的。】
八、公爵夫人邀请斯万跟他们一起去意大利,斯万说自己其实病得厉害,再过几个月就要死了,公爵夫人一时不知如何应对,他们一方面欢欢喜喜要去吃饭参加晚会,一方面又有责任对老友表示关切与同情。读者们只要想想那个快咽气的亲戚都没能阻止他们的欢乐脚步,就不难理解她只能用否定来结束谈话。公爵马车要出大门时喊道:
“喂,您哪,别信医生那一套。让他们的话见鬼去吧!他们都是蠢驴。您的身体好着哪。您比我们谁都活得长。”
第三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