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不需要勇气,只是接受了自己,并自得其乐
我的想法里,每个人自我的本来样子,都只是宇宙里的一部分,只要不与世间的道德相悖离,完全可以不理世间的三六九等的评判标准。
如果你认为这样的我自甘堕落、不思进取,我却理解为你为世界上人为的标准毒害太深,或者只是出于你认同的标准在苛责我罢了。而我,只不过是照我的本性,活出了我本来的样子而已。
或许不入流,或许很庸俗,那只能说看起来它碰巧很像那样,又或者就是那样。而我又不想“努力”与众不同,因为与众不同刻在你的基因里,而我已不再认为它重要。
什么存在感,我己不再追求,我只理会那自得其乐。
庄子说,麻雀不懂雄鹰的抱负,因它只享受温饱闲适的快乐。阿德勒说,谁让你生来是鹰,我生来是雀呢?牡丹有牡丹的倾国倾城之姿,牵牛花成不了牡丹,就享受自己看似渺小的快乐好了。
所以,我想通了,如果我的样子追求在世间被叫做平庸,那我就承认这种平庸好了。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以前有一对两小无猜的小动物,它们很相爱很和睦,却不能避免地后来分手了,因为它们长大了才发现,一个是在地上走的,而另一个是在水里游的。没有谁对谁错,小时候看不出来,我们长得差不多,随着长大了,才发现了彼此的天差地别,不再相像,便不再同路罢了。
可如果,你有一双超越世间标准的眼睛,看到了我本来的样子,欣赏我本来的样子,而我也拥有了一双不再仰视的眼睛,不自卑的心,也看到你的本来的样子,也许物种的区别,也不能将我们隔绝。谁知道呢,也许这并不容易。
其实又何尝是看见别人的本来,而不去评判,不容易呢?我们被世俗的标准教育、被别人的声音影响已太多太久了,我们真正地做自己,也变得不容易,因为我们已经迷失了。所以,或许不要想得复杂,影响就影响,带着影响,不去剥离也可以,因为它们也已经内化了。然后去找自己最开心的方式,最自然的方式,也许就是最靠近我们做自己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