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的艺术创作
提到北野武(TakeshiKitano)这个名字,最先浮现在你脑海中的是什么?是身着山本耀司西装、戴着墨镜、看不出喜怒的“黑帮大佬”?是嘟囔着“无聊的人生,我死都不要”、敢作敢为的老男孩?还是拥有多变的拍摄风格与叙事语言、被黑泽明托付了日本电影未来的导演?亦或是活跃于电视荧屏、擅长以毒舌点评时事、表演其招牌动作“KOMANECHI”的“拍子武”(Beat Takeshi)?
但是,你知道北野武也是一位艺术家吗?艺术电厂目前呈现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陌生风景”展览之中,展出了他创作的多件作品,涉及影像、装置与绘画等不同媒介,全面向观众们呈现了北野武以艺术摹写的内心情感与人生观念。

借此机会,不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北野武的多变身份与丰富经历,从而深入走进他的艺术世界。
从油漆工之子到浅草小子再到BIG 3
1947年初,北野武出生在日本东京下町足立区,这是一个交杂了贫穷与暴力的区域。根据北野武的自述:“我家住足立区,想出人头地,要么混帮派,要么学门手艺。”不仅社会环境鱼龙混杂,其家庭关系也并不和睦。父亲北野菊次郎是一位油漆工,在北野武的记忆中他是一个典型的下町区手工匠,平时沉默寡言,但只要一沾酒就会化身为“暴君”。所以,北野武和他父亲的关系始终非常疏离,唯一的交流是父亲曾带他去江之岛看过大海。
但是,北野武在成年后通过自导自演的电影《菊次郎的夏天》,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回忆与愿景。此外,当北野武被问及为什么他的绘画总是充斥着丰富多彩的色彩时,他也表示是受到了油漆工父亲的影响。


与父亲不闻不问的态度不同,北野武的母亲则对孩子们实施了严厉的教育。她甚至为北野武规划了一条人生道路——理科大学毕业,就职大型企业。北野武如她所愿的考上了明治大学的工学部,却在毕业前夕选择辍学从艺,这让母亲气到差点与他断绝关系。

北野武从明治大学辍学时才20岁,他决心去浅草的剧院做喜剧演员。他回忆道:“去浅草决一胜负。浅草就是一切。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就无法劝阻自己。与其思前想后,不如先跳下去再说。
所以,北野武来到了浅草的法兰西座剧场。他从最卑微的电梯小弟开始做起,随后拜师剧场的主管及“浅草首领”深见千三郎,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初次登台扮演一个“人妖”角色,从此正式踏上了喜剧表演的道路。深见千三郎曾对北野武说过:“艺人是要靠技艺来逗笑观众,而不是可笑的装扮与模样。”这些教导皆对北野武之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北野武曾写过一首名为《浅草小子》的歌,记录他在浅草学艺表演的经历以及他对师父的敬意。
1972年,北野武与兼子二郎组成了漫才二人组“Two Beat”,北野武的艺名Beat Takeshi也正是来源于此。“Two Beat”在浅草名声大噪,甚至还有一个传闻:每当“Two Beat”上台演出时,后台的化妆间就空无一人,因为艺人们也跑去看他们的表演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恰逢日本喜剧潮,北野武以搞笑艺人与主持人的身份进军电视台,活跃于各个综艺节目。在日本竞争激烈的演艺圈中,北野武凭借其出人意料、离经叛道的大胆风格,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并与明石家秋刀鱼以及Tamori并列日本搞笑艺人BIG 3。这也导致许多日本观众只要一看到北野武,就会忍不住开始捧腹大笑。
被黑泽明托付日本电影未来的导演
北野武最初是以演员的身份与电影结缘,他出演了诸多广为人知的角色,其中就包括了大岛渚导演的电影《战场上的圣诞快乐》中的大原上士。

1989年,北野武42岁时首次执导了电影《凶暴的男人》。其实最初北野武是作为男主角加入这部电影的,导演则是深作欣二。但由于北野武事务繁忙,无法按照导演的日程来进行拍摄,导致深作欣二毅然退出了。在这种的困境之下,制片人与北野武商量对策,结果北野武如同开玩笑般答应担任导演。所以,《凶暴的男人》便成为了北野武执导的首部电影,并于当年获得了日本电影学院奖最具话题男演员奖。

自此之后,北野武拍摄了《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奏鸣曲》、《坏孩子的天空 》 、《狂想曲》等电影。在这些电影中,既有荒诞离奇的暴力美学,又有宁静致远的温情叙事。北野武逐步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并奠定了其独特地位。黑泽明曾在逝世前以一封简单的手信托孤北野武:“北野,你干得很不错。如果没有你,日本的电影的未来将会一片混沌。我希望你能谨记我的托付,继续发扬日本电影的传统。”北野武深受感动,将这封信裱框挂在了墙上,时不时激励自己“再坚持多拍一部电影”。


以艺术疗愈身心创伤的“业余”艺术家
1994年8月,北野武在深夜骑重型摩托车发生严重车祸,导致了面目神经受损。自此,他开始以半边面瘫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在痛苦难耐的康复期间,北野武借助艺术创作进行身心疗愈。他在色彩浓郁的绘画之中,将动物与花卉进行奇妙的结合。
1997年,北野武自导自演的电影《花火》中,就出现了他的多件绘画作品。北野武认为这部电影反映了他对生命与自我的重新审视。《花火》斩获了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里尔影展最佳导演奖。北野武在1997年威尼斯电影节的颁奖典礼发表获奖感言时,对台下的观众们戏称:“你们看,我的半边脸笑了。”


北野武始终将艺术创作视为兴趣爱好,而不是职业,所以他拒绝将自己的作品出售。他曾坦言:“我画画单纯因为这会给我带来乐趣。我从没卖过一张画。我宁可把它们免费送人。”


2010年,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邀请北野武举办一场展览。北野武将这场展览命名为“画家的孩子”,他希望这场展览可以让观众们重新看待艺术:艺术不是独特的事物,无需归类与定义,艺术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入与体验的一种方式。同时,他也希望这场展览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艺术的热情,鼓励他们创作艺术。
2018年,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在艺术电厂举办了中国地区的首次大型展览“陌生风景”,展览中就包括了北野武之前个展中的多件作品,包括那台以“秀吉”命名的缝纫机,一系列融合动物和花卉形象的花瓶,一批喻示人生经历的绘画,以及戏谑西方对日本文化误取的影片《书法》。
欢迎你移步PSA的展览现场,潜心观看北野武在电影与漫才之外的艺术创作,从而以一个新颖的角度重新解读这位身份多变、难以归类的有趣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