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悬案更悬

一对情侣的旷日分手大战,似乎迎来了大结局。
8月29日,一篇名为《爱你,才要强暴你》的文章,在微博上引起热烈讨论,转发量高达40万。

一时间,罗冠军成为众矢之的,被迫辞职,屡次搬家,家人也被牵连。

当网友们以为自己干了件伸张正义的好事,正欣慰时,事情发生了第一次反转。
8月31日,罗冠军姐姐在微博贴上大量录音、图片及聊天记录,坚称两人当时是正常情侣关系,后来和平分手,并否认强奸。

网友一看,不对啊,这不现实版《狩猎》吗?于是,立刻又调转枪头向梁颖。
梁颖随即发博,称律师让其保留好所有证据,因此没有忍着没发。但她却在该条微博下放出罗冠军无码照片,并打上「强奸犯」三个字。

剧情反转得太快,网友们突然失去了方向。
9月5日晚,梁颖突然清空了所有微博,并委托律师发布了一则声明。
声明中表示,身为法学生的她,对强奸罪法律定义的认知出现偏差,不应该曝光罗冠军,同时向公众和罗冠军及其家人道歉。
罗冠军也在同一时间发布声明,表示「我们分手没有处理好」,但我们选择和解。

全民公开审判之下,使整个事件看起来离奇、荒诞、又充满了黑色幽默。
女方将男方推上网络,企图让他被网友绳之以法。
不料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人人能上,铁锤如果站不住脚,甩出去之后很容易砸回自己头上。
在这个事情当中,男方与女方孰对孰错,除了他们自己,别人可能永远无从得知。
但是这一轮全民关注的案子,也再次提醒我们,互联网不是断案的好地方。

法庭之所以只看证据,就是因为讲故事这个项目里,有太多主观的个人陈述。
当然,值得思考还有更重要的地方。
一方面,在一波又一波的女性平权运动之下,有没有相应的诬告制度给予配套,让说谎的女性承担后果,保障真正受害的女性声音不被淹没。
此次事件之后,如果再有女网友控诉强奸,恐怕很难有人愿意站出来表示支持,毕竟说谎的一方只需要删博断网,成本极低。
而这样的情况出现后,首当其冲受害的,就是真正有委屈要伸的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