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周先生的造园作品
陈从周先生的造园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馆的明轩。明轩仿拟网师园殿春簃的建筑、叠石与空间布局。今日能够查找到的明轩图纸中,有一个微微拱起的游廊地面,位于边廊之下,像是对月到风来亭南侧廊子的提炼,但没有实现。明轩院中铺地用普通砖三块拼成方块,再整体斜铺,模仿了原铺地,同时让氛围变的非常朴素。



陈从周先生的造园作品相关研究资料不多,《造园三章》(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2018-11)书中记录了陈先生参与的三个造园作品:上海豫园东园修复改造;云南昆明安宁县楠园的设计与造园;如皋水绘园的考证与造园。陈从周先生对三个园林的建造仅有寥寥数语的记录,后来的研究者从形式结论寻找来由的蛛丝马迹。
豫园东园的修复是经典的范例。陈从周先生《重修豫园东部记》记,“余欣然应命,退而细考潘氏园记与今日之实况,于是叠山理水,疏池濬流,引廊改桥,栽花种竹,以空灵高洁为归。锐意安排,经营期年,园隔水曲,楼阁掩映,初具规模矣。”尤其在引玉月洞门遥望赏石玉玲珑的场景,有着圆润包浆、波磔深浅不一的湖石铺地可能是江南园林中极少见的仿拟山中意向的场景。九狮轩旁的会景楼池岸叠石,与纤细高耸的水杉,也形成与一般江南园林反差的尺度深、山野感更重的风貌。




从照片上看来,楠园和水绘园似乎比常见的园林更为朴素和疏松,或许都和水的布局有关。陈从周先生《楠园小记》“园有水一泓,倚山垒石,亭馆参列,材采楠木,为之故曰楠园。园可以闲吟,可以度曲,更荣雅集举觞,秋月春风,山影波光,游者情自得之。”楠园的春影水廊再现了拙政园倒影楼侧旁的一段折廊。格局安排为大园中包含小园,用院墙隔出层叠空间。叠山采用昆明当地的石头。



如皋水绘园的造园以水面浩渺做为底色铺陈小品与景物。陈从周先生《重修水绘园记》“此园以水绘名,重在水字。园故依城,水竹弥漫,城围半园,雉堞俨然,于我国私园中别具一格。今复斯园,仍以水为主,城墙水竹,修复而扩大之。筑山一丘,山中出涧,泻泉入池,合中有分;楼台映水,虚虚实实,游者幻觉迷目,水绘意境,于是稍出。”从周向频、王庆的文章《明清水绘园与陈从周当代复建》中可知,陈从周先生认为水绘园更像是日本园林,于自然中见人工。陈先生的复建依据是《水绘园旧址》《水绘庵记》与园林的现状,并为了追求“白波浩渺”,陈先生“提出四个关键做法:一是池水不宜深,二要修建自然式的弯曲驳岸,三要控制水中洲岛的面积,四是在水里打六至七井以保证水质清澈。”水面与石台处理关系,沿袭了同里退思园画舫的水面贴平建筑,渲染一种漂浮感。园林中的建筑细致考虑“采用如皋传统木作做法打磨梁头、券杀、梁楣、雀替等。……也细致考虑其屋顶、门柱、窗户、栏杆、挂落的选型和安设。”



每一个时代造园,或都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如何承袭传统的遗产,一方面在遗产中尝试某种创造性。明清园林的游览经历带给我们新鲜感,不仅是戈裕良、张南垣等叠山匠人的艺术风格差异,也在于彼此园林之间建立趣味差别的追求,在继承遗产与实验之间,造园构思中的结构与逻辑,是关键的要点。阅读陈从周先生造园的研究资料,大概能看到几个关键步骤与奠定全园基础的内容:1 相地与布局。包含与城市布局的位置关系,如何借景、遮挡不合适的墙外建筑物,整理水系与山麓,得到园林的基本布局。2 从文字到造园的再现。从《造园三章》书中得知,陈从周先生在做昆明楠园时,参考了钟惺《梅花墅记》与陈继儒的《许秘书园记》,“指顾隔水外,修廊曲折,宛然紫蜺素虹,渴而下饮。”恰也是拙政园的水廊形式。而文字记载与现实体验矛盾之处,还是以造园家当下的判断为准。3 从自然到造园的再现。如同环秀山庄局部叠山仿自虎丘。楠园的叠山亦有对昆明地区山的形态仿拟。4 对园林或绘画中“如画小景”的承袭与再现。譬如陈从周先生对豫园中的玉玲珑置石、对浣云假山的山麓设计;楠园安宁阁小院水洞门,也有秋霞圃的清净塘景区与桃花潭景区之间院墙小门的过渡感觉。5 建筑的选择。造园中木构建筑似乎是标配,常依循明清造园家的实例与文字描述,但也或许还会有其他可能的选择。传统木建筑有着更程式化的选择,如果转换为现代建筑,尺度、比例,建筑之间的关系是不变的美学考虑。6 超越一般现实意境的可能。譬如水绘园之中的湖面上壹默斋与镜阁前水面的石台。或许类似于山中水潭,只是旁侧建筑物尺度过大、少些许幽静的感觉,削弱了一些原本烟波浩渺的意境。从陈从周先生的造园作品里,能理解从传统园林中提炼的经典片段和新的画意。
今日阅读建筑的方式,总是过于受到照片影响,多数从图像去判断,从二维照片的角度来评价一个造园作品美或不美。尽管楠园和水绘园从照片上看来没有通常的园林甜美;楠园在叠山选取的石头种类方面、水绘园在水面布局意境方面,都有不同于江南园林的实验。此外也能理解一些80年代、90年代的造园布局疏阔,大概也和许多公园的功能和景色趋向联系在一起。也许造园和建筑设计一样,在每一个时代、不同创造者看来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能让人们从造园中感受到不同的气息。
-
要跳舞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8-18 12:31:29
-
缺氧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09 17:36:13
-
求求你学习吧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2-24 01:12:59
-
濁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1 12:05:25
-
云梦泽🌈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12 18:41:26
-
自在如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12 10:29:39
-
盛夏晚晴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11 03:40:33
-
如果还有明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09 06:51:02
-
mochi是只乖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08 19:02:16
-
豆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08 18:28:02
-
zilo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08 18:21:19
-
cok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08 17:02:39
-
阿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08 16:41:25
-
乳松卷很好吃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08 16:34:22
-
小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08 16:22:48
qingfan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这些时刻理解北京的园林 (40人喜欢)
- 结构形式驱动的空间 (1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