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9——反思《消费社会》(零一)
《消费社会》,由让·鲍德里亚撰写于1970年。该时期的鲍德里亚试图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符号学以及结构主义加以综合。他对消费社会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控制关系、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日常生活、以及定位于一些被组织到指意系统中的符号的符号学理论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涉及到家庭环境、建筑、绘画以及媒体等各种现代现象。这个时期的作品还有《物体系》(1968)和《符号政治学批判》(1972)。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对消费冠以符号的概念。主要探讨了消费社会将由符号系统主导,结合商品、超级商场、社会发展、大肆批评了消费符号化的畸形。
结合2020当下的消费社会来看,鲍德里亚的预言是正确的。互联网催生的畸形的价值观,正是鲍德里亚诸多观点的最好佐证。但是,鲍德里亚在1970年提出的诸多观点,规避了科技带来的益处以及消费的正向价值。作为论文来说,有所取舍的偏激观点再正常不过。不过,在已经满目疮痍的消费社会中,探寻真正的积极的消费,是我对《消费社会》的一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