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婚一定要看家境 ”
每个姑娘在结婚之前,都会信誓旦旦的说:“我决不嫁宝妈男。”
害怕男人拎不清,以孝顺为由,要求自己也接受长辈们那些有意无意的插足,自己的婚姻被长辈过度干涉。
“我妈说,要..........”,给人的感觉是,自己的婚姻被他人掌控,毫无自主性可言。
没人喜欢这样的婚姻。
同样的,婚姻里,男人也不喜欢对方是个过度听从父母安排,事事以原生家庭为重的人。
01
闺蜜朵儿今年28了,未婚,前不久谈崩了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她本是奔着结婚去的,双方都开始谈彩礼的事了,男方也带着她去见了父母。
可最后还是分了,听说是因为孩子跟谁姓的问题没有达成共识。
朵儿家中两姊妹,她是老大,有个妹妹也出来工作了。生活中,作为姐姐,她总是照顾着妹妹。
朵儿的妹妹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备受全家人照顾,也正因为如此,她很不上进,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朵儿想让她去考个成人本科提升学历,或者学门技术,她完全没那个意思。
为此,朵儿总发愁,她妹以后该怎么办。

为了以后妹妹的生活有保障,朵儿决定把自己买的那套小户型的房子登记在妹妹名下,那套房子是朵儿和她父母共同出资买的。
她当时跟我们聊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不妥,因为朵儿以后的老公,未必能接受岳父岳母将房产登记在小姨子一个人名下,而自己的老婆却什么都没分到。
再者,朵儿父亲决定让朵儿以后的孩子随自己姓,并且尽主要的养老责任。
理由是,朵儿是长女,有稳定的工作,各方面都比妹妹优秀。所以她应该承担原生家庭大部分责任。
而朵儿呢,总以无法反抗父母为由接受这样的安排,而且,她觉得自己在保护妹妹,替妹妹解决后顾之忧。
听到这里,我明白她为什么至今单身了。
02
一个人成家后,就应该从原生家庭里剥离出来。你首先是你自己,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其次就是妻子和妈妈。
至于父母,尽到该尽的养老义务就行,不必事事听从。
都说结婚一定要看对方的家境,这里的家境不单单是指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对方和原生家庭的相处方式,是否是大包大揽,过度付出型的。
因为这类人在有了伴侣后,也很难改掉和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更有甚者,伴侣成了他最后才想到要去付出和关心的人,而排在前面的是父母和兄妹。

电视剧《都挺好》里,苏明哲是家中长子,和妻子吴非育有一女,在其母离世后,其父苏大强与弟弟妹妹相处不来。
于是,苏明哲不顾自己已经失业的现实,执意要接苏大强去美国定居,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这个计划。
他又在自己薪资水平并不高的情况下,给其父买了一套三居室,还请保姆全程伺候。而对于在美国生活的妻子和孩子,每月则只给1千美金的生活费。
为了大家庭的利益,而让小家庭的生活负重前行,妻子吴非在多次找他沟通无效后,最后提出了离婚。
03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苏明哲这样的人,他们将原生家庭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而让自己的小家庭做出牺牲。
他们习惯了去充当原生家庭里守护者的角色,即使他自己并没有能力承担。
不仅如此,如果伴侣提出异议,他们还会进行道德绑架,认为对方不够孝顺,不够大度。
他们不知道,是自己没有小家庭的概念,将原生家庭的利益凌驾于小家庭之上,全然不顾伴侣的感受。
这样本末倒置,最后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让自己的小家庭面临解体的风险。

其实,每一个步入婚姻的男女,都必须明白,在你们组建新的家庭的那一刻起,你的生活重心,包括金钱,时间,精力,都应该优先分配给小家庭支配。
当然,父母出现病痛需要照顾等特殊的情况下除外。
扶弟魔和宝妈男,都是婚姻里拎不清的人。
和这类人结婚,无异于你的小家庭永远有一个缺口,那个缺口通向他的原生家庭,你们小家庭的财产,时间,精力,随时可以流向对方的原生家庭,对方原生家庭亦可以通过这个缺口,随时插足和干涉小家庭的事务。
你的婚姻,不再被自己掌控,这种感觉糟糕透了。
为什么说结婚一定要看家境,没有界限感的家庭,摊上了就是一场灾难。
愿你我在婚姻里,都是拎得清的人。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 别致的七。看更多原创好文,请关注公众号,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