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本书不能太晚看,否则会后悔!看完大脑就像被开光
还记得读书时期,你最怕的考试是什么吗? 是永远得不了高分的作文、挠破脑袋也解不出的数学题,还是怎么背都记不住的历史、怎么听都听不懂的乐理?
看完今天这篇文章,或许你会后悔怎么没早点读这四本书,否则当年那些考试哪里还在话下?
01

作家热爱读书,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像毛姆一样,从作品探索到作家的生平和性格,再由他们的生平和性格转身解读作品,并以此写成一本精彩绝伦的随笔集,也是文学史上并不多见的事情。
但你可别以为毛姆讲了这些作家的好话,其实这是一本巨匠们的八卦之书。他写了简奥斯汀的刻薄、司汤达内心的自卑、福楼拜童年的沙滩初恋、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迷惑与忏悔……
曾有人说,英国文艺界有三宝,分别是:莎士比亚的戏剧、狄更斯的小说和毛姆的毒舌。
甚至连英国前首相丘吉尔都曾对毛姆说:“咱们来个君子协议,以后我不说你,你也别说我”。

而他的“毒舌”在这本书里,可谓展现的淋漓尽致。例如讲到狄更斯时,他说:
“狄更斯衣着装扮古怪,总会不自觉地显露出岛国人的褊狭性格。”
在讲到19世纪法国三大小说家之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者司汤达时,他说:
“《红与黑》中的于连,是那种令女性极为着迷的男人,她们一见到他就神魂颠倒,而这正是司汤达自己从来不曾有过,却一直梦想拥有的魅力。”
你瞧他,辛不辛辣,毒不毒舌!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文学巨匠也是一群有着缺点、各有脾性、甚至带着些劣迹的普通人。而在了解了他们之后,再研读他们的作品,更能领略出一番不同的味道。
02

为什么要学数学?这或许是许多人从小到大在脑海里出现了无数次的疑问。
数学对于多数人来说,不过就是课堂上反复而枯燥的推演,或是试卷上那一堆奇怪而不知所云的符号。
但在《无言的宇宙》一书中,作者却将我们以为稀疏平常的数学公式,讲出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比如 “1+1=2” 这个公式。
这或许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公式了,如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但你有没有想过,是谁第一个写下了这一公式?数字是什么时候被抽象成了这些符号?1+1=2到底是人类的发明还是发现?

要回答这一连串的问题恐怕并不简单。尽管千年来数学家们“盲目”地使用着以1+1=2为基础的数学体系,但这个体系从来都没有出现bug。
这种无懈可击难道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更进一步说,与语言、宗教、信仰相比,算术的客观性与普适性强大到几乎可以和真理相媲美,想到这些,你认为你真的了解了1+1=2吗?
诸如此类的公式,在书中共有24个。每一个都容纳了人类智慧的闪光,更展现了作为一个具有野心的智慧体,人类的潜能与希望。
03

我们对于历史似乎都有一种刻板印象,觉得它正式、庄重、且一丝不苟。诙谐幽默这样的字眼似乎和它永远不搭边。
可这本书的作者陈磊却别出心裁,构建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历史世界。
熟悉陈磊的人便知道,他的风格和他的笔名二愣子一样,搞笑诙谐不正经。但在这不正经的同时,却又能让你有所感悟。
比如在这本书里,仅仅通过手绘和段子,二混子就捋出清晰的历史大脉络:简到崩溃的极简欧洲史、美国往事三部曲、一口气就能读完的日本史、肌肉猛男斯巴达300勇士、酷炫无比的加勒比海盗……
掀开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略去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每一页都有历史段子,每三秒能让你笑翻一次。

除了逗趣的语言,还有蠢萌的人像。无论是恺撒、华盛顿、拿破仑这些威风凛凛的大人物,还是十字军东征三大军团里的骑士们,各个都充满喜感,只看一眼就能令你捧腹大笑。
这本书不厚,差不多两三小时便能看完,特别适合傍晚或者周末闲来一翻。
用这不长的时间,就能了解一部世界历史,了解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风云,商业贸易,风俗影响。
你说历史,还枯燥还难记吗?
04

或许你没看过书,但你一定听说过它的名字。因为那部鼎鼎有名的同名电影,常年排在豆瓣/知乎电影榜单top15,被誉为不可不看的经典。
而它的小说原著,这么说或许不合适,应该说是戏剧式的小说。因为作者巴里科本意是写一出舞台剧的剧本。如他自己在开篇所写的那样:
“我想,此类文体也许没有一个名字。总之,不太重要了。对我来说,这是个美丽的故事,值得一叙。”
如果你看过电影,那在看书时,会自然而然的在脑海里出现许多电影场景的画面。
比如暴风雨之夜,弗吉尼亚人号遭遇有史以来最致命最猛烈的一场风暴。在茫茫大海上时刻面临倾覆的危险,身为小号手的“我”慌不择路,忧心忡忡。而对比之下,1900却不慌不忙从容自如:
“穿着优雅的深色衣服,平静地走着,毫无迷茫失措的神态,似乎根本没有感觉到风浪,仿佛是在尼斯的环海公路上信步游走。”

1900是在一艘船上长大的弃儿,从小就没有下过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头等舱,这里有高谈阔论的人群,富丽堂皇的布置,但最吸引他的还是角落里那一架钢琴。
夜里,他坐在钢琴前,无师自通般弹奏了起来,美妙的声音引得船长和客人们循声而来,所有人都大为震惊。此后,他就成了乐团中最出众的钢琴师。
在这里,1900认识了小号手麦克斯,麦克斯鼓励他下船上岸,利用他的音乐天赋,赚大钱,买一栋大房子,娶一个漂亮的老婆,儿女绕环膝下,走上人生赢家的道路。

但1900最终却没有下船。而是选择永远与海为伴,与船为伴。他说:
“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
一个人需要多少财富才算成功?需要多少功成名就才算圆满?需要多大的世界才算拥有了整个世界?
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对1900来说,88个琴键就是他想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