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的人生作出重整总会为你带来新的体验和滋养(二)
很奇妙地,但这却绝不是人的理智或现世所存的知识常理所能够理解或解释-真正的治愈,并不一定借人为聪明的知识、方法或经验、或药物而得以达致。
因为有一种距离,是我们从来无论如何用人为努力也是不能够触及的,凭借智慧我们却能承认。
又另有一种视角,能看见冥冥在电光火石或因缘际会间出现不药而愈,却需我们开怀投上信心。
这视角,绝非那双我们惯常所靠赖、却又并不一定可信的肉眼的视觉。
想起韩剧<我的大叔>前半部的一幕,当朴东勋在跟弟弟奇勋喝酒聊天而想起李至安时,神情颓丧的他透露着:「有一个人好像懂我,而我好像也能懂她……她懂我,让我觉得悲伤。」
又有韩剧<那个男人的记忆法>开首的一幕,当李政勋在吕河珍面前回忆起已过世女友的谈话:「本来,相比起说话,沉默更为难人;相比起装饰了的话语或故事,在瞬间的沉默中,会有更多的对话来回。」
那一种距离,虽是无形的,肉眼所不能见的,却是至为真实的距离,足以叫人弧立无援和无奈,但亦可以足以带来心照不宣的治愈。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点都强调每一个人自身作为既整全、又独特的个体,包含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人格,此个体的经验、发展和完善等历程均相当重要,而其心灵更是此个体在整个人生不同历程中不容忽略的组成部份,当中有其阴影和情结等,背后或许会有其身处社会的因素在作用影响。无论如何,荣格肯定地道出每个心灵皆有其需要被治愈和成长的历程。
荣格又提出一个有趣的「共时性」(Synchronicity)的概念,意指一些偶然或作非因果关系、在时间上却短暂或巧合地同时出现或发生,然后被人的主观看待为有意义的关联之事件。虽然荣格这概念或许因为其中涉及的超自然元素而因此为当时的学术界所嗤之以鼻,但我想人的主观体验包括其中的意义诠释部份,都往往是超越科学知识的范畴。无论是心理或心灵,其中的运作包括受伤或治愈等都有其背后并内在极为深层又复杂的层面及因素,某程度上有如奥秘一般,不是任何或所有理论所能够全盘涵盖或剖析。
正因为人的不能理解或掌握,智慧和信心便有其存在的必要和宝贵。我深信治愈、或其中可能涉及的共时性等,绝不会只频繁出现于戏剧的创作或你我的脑袋幻想里面,智慧和信心等特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隐含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里头,等待我们寻索、体现、学习和实践。丹麦哲学家齐克果(1813-1855)所贡献了<信心的跳跃>的思想,为我们带来具价值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我们需要的是学习运用这类特质,然后经历其真实和相应而来的作用和果效。
对于当下平素的我们,这是我们可以随时能作出的调整和学习:站在不一样的位置,或是谦恭地退下来,或是以勇气踏出去,或许是其他的,试着拉近心灵上的距离;然后,转换尝试用上内心的视角,因为站在不一样的位置而换来不一样的看见和发现,重点是坦诚地面对真实的自己。对你我的人生想要作出整理,我想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