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写作100天D5:相信“飞轮效应”的力量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因为“三分钟热度”这件事而纠结。
难以坚持做一件事,真的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
今天看到别人的翘臀很羡慕,决定练美丽芭蕾,半个月后放弃了;
明天看到画画很有趣,兴冲冲报了班,结果没能做到全勤;
立了持续写作100天的flag,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隔几天才写一篇内容......
所以,坚持下去的人大都赢得了相应的回报,半途而废的人继续茫然地寻找出路。
很少有人意识到,“坚持”这俩字,本身就是有自身的色彩的。它暗含着“一件事很苦,但要坚持做下去”的意思。
但实际上,我们的大脑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存在。如果硬逼着自己做明显不愿意的事情,那么只会感到痛苦。
也幸好,大脑也很好“骗”。假设换一个温和的态度,和自己商量,约定把一件件事拆成力所能及的小事,小到让自己无法拒绝,那么就可以一点点坚持下去,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
从这个层面来说,想要长期做一件事,需要的不是宏图大志,而是一点点微小而持续的行动。“持续”这个词,比“坚持”明显温和了许多,也更容易令人接受。无论是什么事情,一开始做起来会感到很难,但是慢慢做下去,就会看到结果一点点出现,并会越来越容易,这就是“飞轮效应”的力量。
之前一直想写作,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自我设限,一直没实现。但是从五月份开始,我连续在幕布中更新了三个月的个人日记,各种各样的思考给了自己很多力量感。
前几天在豆瓣中更新了一篇帖子,介绍了自己从自闭到走出来的内心感受与一些参考书,连续获得了一些朋友的点赞。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好几个感动我的留言:

一些感同身受的小伙伴留下的评论
谈不上很多,却进一步坚定了我继续写作的想法。
所以说,实现很多事情的第一步,就是行动本身。犹豫只会拖延我们的脚步,只有行动了才能获得更多支持力量。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