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这种生物
现代社会的一个附属衍生物,是所谓的公众人物(政治人物除外)。
公众人物的基本要件,首先是知名度,核心是脸熟,相貌的被传播,辅以曝光度,即出现在舆论载体中的频次;其次是身份属性,比如艺人运动员,专家学者,商人富豪等等;第三是专属标识,可能是性格上的独特,也可能是技艺上的独特,也可能是财富的优渥程度等。以上三个要件,搞出来所谓的公众人物。
在前现代时期,由于传播媒介和手段的障碍,连帝王将相的形象也很难被广泛认知,即便是流动性强的江湖人士,形象也无法被记录被传播,所以很难有公众人物属性
虽然一些人有普遍性的声誉,比如文人作者,政商人物等等,但以现代公众人物标准来看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位怀才不遇的文人大可以冒充名满天下的大师,骗财骗色骗吃骗喝。
而在现代社会,公众人物作为一个特殊的族群,是值得研究剖析的对象。尤其是部分领域里,公众人物带来了价值观的根本性反转,比如演艺人员。从下九流的卑贱地位,到被万人仰慕的明星偶像,反差不可谓不强烈。原因何在?
对公众人物的私人道德要求,也是一个有意思的研究方向,表明舆论在利用个体试图影响并形塑某种价值观、意识形态,但舆论或者说媒体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当然不是弘扬其鼓吹的虚幻概念,而是欺骗或牟利。这里就涉及了现代大众媒体的本质。
来自 豆瓣App
你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影视剧的台词粗糙是一如既往的
- 中国通史清史部分片段 (2人喜欢)
- 封神二的观后 (1人喜欢)
- 短途旅行 (3人喜欢)
- 随便说说旧时曲,如今听来已暮年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