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重庆森林”前看《重庆森林》| 寂寞的时候所有人都一样
在新租的房子第一次洗衣服,就遭遇了排水管漏水。
那天是个大晴天,第一次使用一台陌生且看上去很干净的松下波轮洗衣机,我还挺兴奋的。进水、洗涤都没问题,但到了漂洗阶段,强劲的出水忽然呕吐般从排水管泻出,迅速蔓延至阳台的地砖上,眨眼间便没过脱鞋鞋底。
拖把、水桶、水盆、抹布,能用上的工具我都拿来紧急救援这猝不及防的“泄洪”。狼狈不堪的当下竟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奇趣。
蹲在地上用抹布擦水时,我忽然想起,眼前这场景不就是《重庆森林》里梁朝伟狂奔回家打开门的那一幕吗?
不知道是我忘了关水龙头,还是房子越来越有感情,我一直以为它是最坚强的,没想到它哭得最厉害。一个人哭,你只需要给他一包纸巾。可是一个房子哭,你可需要做很多功夫。
十多年过去,早已不是初看这部电影时的少年心气,不再为赋新词强说愁,反而在迟到的成人日常中,忽然领略了年少的浮生若梦。不知该感慨岁月催人老还是再度年轻,但就是那一刻,我觉得《重庆森林》离我很近,抑或是我离《重庆森林》很近。
四川大学西门,有一家叫做“重庆森林”的小吃店,老板说他就是因为王家卫的《重庆森林》才起的这个名字。又因为去了这家店吃东西,我又把这部电影找出来看。

然后我发现,我没有那么喜欢何志武了。我也发现,我更喜欢阿菲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代表对失恋没有感同身受而对暗恋却格外着迷,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因为王菲的漂泊感外加分外灵动。总之,那个不断打给阿May的金城武让我感觉到很深的压力。
十几岁的时候特别喜欢何志武,喜欢他吃凤梨罐头的样子,喜欢他对期限的厌恶,喜欢他把日文说得那么动听,喜欢他把跑步当做私人的事。这或许是很多文艺少年的“少年时代”,他的孤独一直如同我们自己的影子。我甚至觉得我特别理解他,当然,也可能是自以为理解,理解他徒劳无功的奔跑,理解他的神经质,理解他的念念不忘。但三十岁过后,我却有点嫌弃他的拖拖拉拉,对方玩家已经退出游戏,可他自己却还在等下一局。上帝视角可见到的爱恋尽头,当局者却还怀抱一丝希望。
可他是金城武啊,他用日语打电话的声音听得我直想尖叫,他怎么可以自暴自弃。
也许他只是睡不着、忘不了。
我记得小时候,我很羡慕电影里可以在夜晚说出门就出门的大人,当然,他们很可能晚上根本就没有回家,一直在街头游荡。如今,我依旧喜欢看金城武在夜晚的香港跑来跑去,在快餐店门口打电话、去便利店买凤梨罐头、喝得烂醉在酒吧的厕所呕吐。
他太像森林里的困兽,不是很强壮但速度很快的那一种。可能跑着跑着就会撞到别的动物,或是撞到树上。
他在夜晚撞上的另一只困兽,是林青霞。
当困兽独自在森林中狂奔时,森林是危险的、肮脏的。可是当两只困兽相遇,各自的不安瞬间消弭。森林葱郁神秘,城市流光溢彩,然而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犹如万花筒一般映出了失恋和失败,也映出了寂寞灵魂在某一刻的互相取暖。
我的寂寞已经那么深,但幸好你也是寂寞的。
何志武的失恋阒然无声。无人复机、无人应答,他只是吃更多凤梨罐头、流更多汗。可林青霞却不能这样闷声接受他人的糊弄,最后那一声枪响是她的报复、她的解决,虽然何志武不知道,但我想那枪声亦属于他。人不应该像吃过期罐头一样吞下失恋的苦,那枪声是林青霞给他的礼物。
当年,很多文青都效仿过何志武在失恋时跑步,将泪水化为汗水。可为暗恋对象收拾房间这么有趣又古怪的事情不知道有几个人可以做到。

我喜欢阿菲的轻盈、漫不经心和自由自在。打工、存钱、旅行,她说:“我就是想玩。”她正在存钱准备去加州玩。但她不知道加州好不好玩,反正“不好玩就到别的地方去。”
香港可能是一些人的梦,但在香港的阿菲做着加州梦。
一遍遍循环的《California Dream》像阳光照耀着湿哒哒的弥敦道,照亮那些暧昧不清的夜晚。阿菲是飞在城市半空的黄色小鸟,每一次她挥动翅膀都会带走地表滞重的风。
她连爱都爱得那么轻盈。阿菲丢掉663房间里的旧东西,换上新的床单、桌布、人字拖、漱口杯、鱼罐头、格子衬衫、自己儿时的肖像……她拭去了香港的灰尘,让加州的光照进了663的家。
原来暗恋是一场绵绵不绝的大扫除,每次只靠近一点。原来失恋可以被大扫除治愈,每天都改变一点。
一九九四年的王菲还叫王靖雯,二十五岁。如今想来,现实中的王菲与银幕上的王菲总是如此不同。现实中,她是霸气话少的乐坛女神,而在电影中她却常常塑造古灵精怪、纯真无比的人物。《重庆森林》里的阿菲、《2046》里的王靖雯、《天下无双》里的公主,个个如此。

阿菲明明早就该去交电费的,但她一会儿说局部雷阵雨一会儿又说人多排队,最终还是没有去。663开窍那天是真的在下雨,在下雨的“加州”,阿菲忽然好奇远方那个加州是否阳光明媚,便没有等到663。因为她爱得轻盈,不受距离所限,所以即使不再靠近,仍能自由地爱。
是佩服这样的女子的,试想如果何志武接到阿May的电话,能否像阿菲这般轻松?
何志武生日那天和阿菲去加州那天都是雨天,如果流汗是失恋的人哭泣的方式,那么下雨大概是城市寂寞时的哭泣吧。
擦地的时候我注意到洗衣机的排水管末端有一道大概2厘米左右的老旧裂痕,这或许是这台洗衣机唯一的伤口,很深,像是人的手指被划伤一样。我想,那些止不住的废水兴许真是洗衣机的眼泪,它已经疼痛很久了。
明明是高度发达又国际化的摩登都会,但《重庆森林》的影像并不旨在使我们感受到城市向上的牵引,而是人来人往中暗藏的震颤与激荡。比起个人命运在大城市的起落,王家卫似乎更在意两个陌生人的一次擦肩。钢筋水泥的森林,坚固无边,但却不会比一颗寂寞的心更辽阔。在城市和人物之间,王家卫架起了一面巨大的多棱镜。香港的流光溢彩折射出人们内心的慌乱和需索,而走走停停的人又映衬出这座城市的光怪陆离。
他们离去,他们留下,其实与阳光和雨都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那0.01公分的距离。
“重庆森林”是家小吃店:《没有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原来都是好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