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婚姻,都讲求势均力敌



文/江小黑 在小说《简·爱》中,有段话特别出名: “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对此,深以为然。 因为在感情里面,遇到过强的“对手”往往会让人疲惫,而遇到太弱的“对手”则会令人厌倦。 细心留意身边那些好的婚姻,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夫妻双方都讲求“势均力敌”四个字。


01.家世背景势均力敌
网络上,有这样一段形容婚姻的话:
“结婚你不是嫁给了某一个人,而是嫁给了这个人的全部社会关系 你们俩的结合就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他娶了你,就等于娶了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社会关系、你的父母......”
确实如此,爱情可以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恋爱可以毫无顾及地风花雪月,只要自己开心,就是好的爱情,而婚姻要比恋爱复杂得多,一段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柴米油盐,更是两个大家庭的喜怒哀乐。 在电视剧《回家的诱惑》里,林品如嫁给了洪世贤,在这段婚姻中,不管在哪一方看来,都是林家高攀了洪家。

婚后的林品如,尽心尽力去做一个好妻子、好媳妇,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改变婆婆对她的嫌弃。 最终,因为家世背景相差甚大导致家庭不和睦,夫妻二人渐行越远。 生活中,门第相差太大的两个家庭的结合,可能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双方在财力、社会地位上的悬殊,还有双方在事物认知这些已经根深蒂固的观念差距。

外在的一些东西,尚且能够改变,但刻在骨子里的印迹,却难以消磨。 家世背景越吻合,凝聚力越强,你的婚姻就更容易幸福,反之,差异越大,你的婚姻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若想一段幸福的婚姻,家世背景的势均力敌在其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

02.三观势均力敌
有句话说得好: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地位、贫富、学历或者美丑,而是价值观。” 一个和你价值观不一样的人,他很难理解你,就好比你的优点,在他眼里可能不值一提,你的爱好,在他眼里可能是虚伪做作,你的坚持,在他眼里可能是愚昧无知。 三观不一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注定不会幸福。 疫情稳定下来以后,朋友欢欢就离婚了。

当她在朋友圈公布这个消息以后,大家都很惊讶,因为他们才结婚两年啊。 在安慰她时,她向我倾诉道:起初在一起的时候,浓情蜜意掩盖了意见分歧,但是等到激情褪去,她发现和丈夫从吃饭买东西,到长远的生活,再到人生规划都大相径庭,为此他们大吵了无数次。 等气消下来,再看待那些争吵不休的事情,发现似乎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各自的观念和选择不同而已。 最终因为观念差异太大,就只能选择趁早结束这段关系。 生活中,每个人的三观都不同,看待一件事的角度也不同,我们不可能事事要求别人认同自己的看法,但我们可以选择跟三观贴合的人过日子。 三观不合的伴侣,不必强融,别耽误了别人,也为难了自己。

03.能力势均力敌
婚姻就像是放在跷跷板两端的水,任何的偏颇,都有可能使得碗里的水,一洒而尽。 在幸福的婚姻中,夫妻双方在能力上的势均力敌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这场疫情,所有人都认识了李兰娟院士。 我们知道她做出了“武汉封城”的重大决策,我们知道她奔赴一线救治了无数新冠病人,我们知道她有着让无数人倾慕的爱情。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李兰娟院士的丈夫郑树森同样是一名杰出的医生,他被誉为“中国外科最好用的一把刀”,同时也是我国器官移植以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

两位院士能力不分伯仲、势均力敌,都在各自的领域成了领军人物,还共同创立了“树兰医学奖”。 正如俗话所说:“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在婚姻中,只有夫妻双方在能力上势均力敌,彼此成就,才不至于一方跟不上另一方的脚步,才能在同一频道上共振,共同瞭望远方。 不是一家人,难进一家门。 不论你想何时结婚,都一定要记住,婚姻中家境势均力敌、三观势均力敌、能力势均力敌这三样东西是你必须考虑,也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生活总是一地鸡毛,但依旧希望我们都能找到那个值得相守的人,在锅碗瓢盆里体会幸福,在风风雨雨中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