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精神训》的精华名句(一)》陈再明20、9、15
《淮南子》第七篇《精神训》,讲的是人的精神和形体是如何产生的?而这两者又有何关系?认为人的精神和形体的产生,各有来源;其关系是,精神对形体的生命活动,有支配、主宰作用。因此,人的形体、精神、血气是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的。三者皆宜,就能达到"耳目清、听视达″的效果;反之,三者皆伤。
《精神训》中,精华名句亦多,谨择其端者,列述如下:
(1) 刚柔相成,万物乃成。一一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万物便形成了。
(2) 烦气为虫,精气为人。一一杂乱之气成为虫类(如蛇),精微之气变成人类。
(3) 精神,天之有也;骨骸,地之有也。一一精神是上天所有的;骨骸是大地所有的。
(4) 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一一精神无形,可以进入天门;骨骸有形,只能归根土地。人死各有所归,我还有什么存留的?
(5) 天静以清,地定以宁。一一上天安静而洁净,大地安定而宁静。
(6) 精神者,所受于地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一一精神是由天授予的,而形体是由地给予的。
(7) 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一万物的背面是阴气,正面是阳气。阴气和阳气交流便成为和气。
(8) 肺主目,肾主鼻,胆主口,肝主耳。外为表內为里,开闭张歙,各有经纪。一一外面五官是表象,而内部是脏腑。张开闭合,各自有一定的准则。
(9) 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一一四时,春夏秋冬。五行,金木水火土。九解,八方的中央。
(10) 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喜怒取予。一一取,拿来。予,给予。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